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

    童年的小步舞曲

    赵丽宏

          耳边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轻快活泼的旋律,又把我带回到四十多年前。

          那时我上的学校,是离家三里多远的上海小学。这里有绿树成荫的校园,有高大的教学楼,每间教室都是那么宽敞明亮。新学校的音乐教室,在教学大楼边上在一溜造型别致的小平房里。A音乐教室里放着一架大钢琴,教音乐的是一位刚从师范学校毕业不久的,像大姐姐一样的老师。老师的一双手像活泼的蝴蝶,在钢琴上白的和黑的键盘上飞舞,一串串清如流水般的琴音就流淌出来。

          老师教我唱的第一首歌是这样的:

         “当我们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当我们同在一起,其快乐无比。你看着我笑哈哈,我看着你笑嘻嘻,当我们同在一起,其快乐无比。”

    我跟随着老师轻快的琴音唱着,觉得和这样的老师在一起,和这样的有着钢琴的音乐教室在一起,和这样一些活泼快乐的小伙伴在一起,真是快乐无比。

    最有意思的是每次上音乐课的时候,我们都在音乐教室门口排好队,然后老师弹奏一支动听的乐曲,我们拍着小手,踏着整齐的脚步进教室。这在今天的孩子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在四五十年前,可以说是音乐教学上的重大改革。

          老师每堂课弹的曲子不一样,但是有一首曲子是老师常弹的,我也最爱听这支乐曲。每当老师弹起这首曲子时,我会觉得连教室旁边的那一片片沙沙的白杨树叶,也唱得分外好听。音乐伴和着校园里春天的泥±和鲜花的香味,真让我陶醉。仿佛老师不仅仅是用双手在弹,而是用整个身心在吟唱着这支乐曲……

          B于是,我的小手会拍得分外起劲,脚步也踩得分外欢快而有节奏。

          很多年以后,当我自己进了师范学校才知道,老师常弹奏的这支曲子,是巴赫的小步舞曲。

          直到今天,只要听到这支熟悉的小步舞曲,我的灵魂就会出窍,我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上海小学的那间音乐教室前,拍着小手向前走着……

    请简要概括,作者主要回忆了童年的一件什么事?

    画线A句有两个带“像”字的语句,都是比喻吗?如果是,请再谈谈比喻的表达作用。

    画线B句中两个“分外”如删除后,句意有区别吗?

    “直到今天,只要听到这支熟悉的小步舞曲,我的灵魂就会出窍,我仿佛穿越时空……”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呢?

    阅读本文后,你感受到音乐老师是个什么形象呢?

    在你的童年中,哪首歌谣印象深刻呢?请写出两句来并略做赏析。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上册 第10课 风筝 同步测试
  • 2. 根据课文《风筝》内容填空。

    在童年的“我”看来,风筝是“”,小兄弟喜爱风筝是“”。中年后,“我”认识到:原来游戏是“”,玩具是“”。

    阅读本文后,在你眼中,主人公“我”是个什么形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上册 第10课 风筝 同步测试
  • 3. 读课文《风筝》说说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开篇这句话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上册 第10课 风筝 同步测试
  • 4. “……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上册 第10课 风筝 同步测试
  • 5. 课文《风筝》第4段中,对“我”和小兄弟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上册 第10课 风筝 同步测试
  • 6. 根据课文《风筝》内容填空。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

    句中“精神的虐杀”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回顾上文,“这一幕”具体指什么呢?

    作者为什么认为不让小兄弟放风筝是一种“精神的虐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上册 第10课 风筝 同步测试
  • 7. 根据课文《风筝》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为什么那说“不幸”?

    如何理解末段“我倒不如躲到严冬中去吧,但是,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的含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上册 第10课 风筝 同步测试
  • 8. 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写出句中的动词,再体会其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上册 第10课 风筝 同步测试
  • 9. 给下列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点缀    嫌恶    虐杀    sè缩    丫chà   憔cu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上册 第10课 风筝 同步测试
  • 10. 理解题意,完成练习。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苦心孤诣造句:

    风筝是春的使者,请你写出一句有关“风筝”的诗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上册 第10课 风筝 同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