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这真是一部好电影”可以运用什么方法而明显改变说话意图(   )。

    A: 改变句子的语序
    B: 说时词语的重音不同
    C: 说时的语调不同
    D: 说时音量的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七颗钻石》同步练习
  • 2. 阅读下列语段并回答问题: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了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概括地说说上述语段中发生的几件神奇之事。

    体会“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句中加点词语,并说作者表达的意思。

    读过全文后,你能说说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吗?

    你是如何理解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七颗钻石》同步练习
  • 3. 给加横线字注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七颗钻石》同步练习
  • 4. 课文《七颗钻石》结尾处“七颗钻石最后升到了空中,变成了七颗星星”,你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细节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七颗钻石》同步练习
  • 5. 《七颗钻石》刻画人物时最主要的手法是,从而更直接地展示了人物形象和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七颗钻石》同步练习
  • 6. 下列各句中双引号表示引用作用的一项是(    )。

    A: “的、地、得”三个助词在写作中要加以正确区分。
    B: 我家电饭煲使用的是“苏泊尔”。
    C: 八达岭城墙上方写着“天下第一关”五个苍劲古朴的大字。
    D: 他写的字实在不敢恭维,有时跟“天书”一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七颗钻石》同步练习
  • 7. 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永远的丰碑”记录着革命先烈凭着(      )的信念,坚持斗争不动摇的光辉事迹。

    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完全(       )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③今年在上海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上,我国运动健儿(       ),一举囊括五项冠军。

    A: 顽强 迎合 所向无敌
    B: 坚定 符合 所向无敌
    C: 顽强 符合 不可一世
    D: 坚定 迎合 不可一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七颗钻石》同步练习
  • 8. “小姑娘喜出望外 , 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 跑回家去”一句中,划线词语可以用下列哪一项替代而意思不变(    )。

    A: 欣喜若狂
    B: 喜不自胜
    C: 喜上眉梢
    D: 欢天喜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七颗钻石》同步练习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字共5画,最后一笔是一捺。
    B: “递”字共10画,最后一笔是一捺。
    C: “凹”字共4画,最后一笔是一横。
    D: “及”字共4画,最后一笔是横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七颗钻石》同步练习
  • 10.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四书”,即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本著作。
    B: 我国最早的诗歌是《诗经》,最早的史书是《史记》。
    C: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
    D: “唐宋八大家”里有“一门三苏”,就是指苏洵、苏轼、苏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七颗钻石》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