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郦正元智取日寇手枪

    1945年初,陵口中山桥桥旁的大寺里,盘踞着三十多个日寇。郦正元打入寺内做勤杂工,利用这个身份,跟寺内的三个日寇小头目(混  浑)熟了。

    5月的一天(旁  傍)晚,郦正元准备了三壶白酒,一包花生果,两碟炒黄豆,把三个日寇小头目约进自己的小木屋喝酒。郦正元佯装不会喝酒,却一个劲地为他们斟酒。大约喝了个把小时,三壶酒所剩无几,三个日寇已有了几分醉意,只顾猜拳喝酒,对郦正元毫无戒备。此时,郦正元趁机帮他们把上衣和身上的手枪一齐脱下来,放到门板后面。没多久,三个日寇像死猪一样睡着了。郦正元看看时机已到,就立即站起身来,拎起三枝手枪和三条枪带,转身出门并把门带上。

    出了小木屋门,郦正元把手枪与枪带分(fèn  fēn)别藏(cáng  zàng)在早已准备好的装有香灰和垃圾的两只小箩筐里,而后挑起两只小箩筐就向大寺大门走去。大门旁站岗的两个日寇见是寺内的勤杂工,便没(察  查)问,郦正元就若无其事地走出了大门。

    当天夜里,郦正元步行二十多里,把三枝手枪和三条枪带送到访仙一地下联络点,交给了抗日民主政府河南区区长张利群。从此,郦正元也就离开了日寇据点,参加了抗日地方武装。

    (选自《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选编本上》,江苏人民出版社)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12 夜莺的歌声
  • 2.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撒尿小英雄于连

     

           500多年前的一天晚上,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中心广场上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灯火,全城的人都跑出来唱歌跳舞,欢庆自己打败了外国侵略者。钟声、礼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交织成雄壮的乐曲,在首都的上空回荡。

           就在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候,残敌派出一个坏家伙溜进市政府的地下室去搞破坏。这个地下室里放着好多好多火药,      一颗火星溅到火药上,      会引起巨大的爆炸。那么多的火药能把整个市政厅和附近的房屋都炸坍,欢庆胜利的人们也都会被炸死。

           再说这坏家伙堆好炸药,用一条导火线接上,一直伸到外面的院子里,一点火,他就慌忙溜走了。这着了火的导火线,还“咝咝”地向地下室延烧进去,人们谁也没发现这危险的火花。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

           正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偏巧有个叫于连的男孩来到小院子里玩耍,他在墙角边发现了那闪着火花的导火线,正在一寸一寸地变短。他知道地下室里有火药,并且在战争中懂得了导火线在火光中变短是怎么一回事。他想去用水扑灭,可这里没有水,到老远的地方去打水已经来不及了,就是跑出去喊大人来,恐怕也不行了。忽然,他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他跑到墙角边,朝导火线上撒了一泡尿。哇!真灵,这泡尿竟把火浇灭啦!

    (选自《聪明少年故事·外国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12 夜莺的歌声
  • 3.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食物链的故事

    美国曾经有个地方草场繁茂,他们养了许多羊在那里放牧,可是总有一些虎狼常来这里吃他们的羊。当地人很生气,决心要把这些食肉动物猎杀完。后来这些虎狼终于被他们猎杀完了,他们都很高兴,他们的羊繁殖得也非常快,可是后来,草场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羊吃光了。羊没有了食物,也慢慢地都饿死了。

    美国从这个教训中知道了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

    食物链,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

    上个世纪,有人将小小的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于是全民总动员,一个彻底消灭麻雀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除了毒、抓、杀之外,人们还采取轰的办法。一见麻雀的影子,就猛敲锣鼓,齐声呐喊,惊得雀儿绝无停歇立锥之地,只好不停地躲呀,飞呀,最后累得从半空跌落摔成肉饼。因为失去麻雀这个天敌,庄稼地里害虫丛生,虫灾泛滥,结果造成粮食歉收,接着,饥饿紧跟而来,人类终于饱尝了破坏生物链的苦果。

    画线句子中“轰”的意思是(    )
    文章列举了两个事例,告诉我们灭绝一种生物保护另一种生物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没有考虑到
    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请用文章的话回答。
    对于人类这种干涉自然界生物链的行为,你想说些什么呢?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11 大自然的启示
  • 4.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蚂蚁四重奏

    蚂蚁是世界上分布广、数量多的生物之一。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我曾仔细观察过这种神奇的小动物,发现它有一套简单、实用的生存哲学。正是这一套哲学让蚂蚁家庭永远繁荣昌盛、生生不息。我管这套哲学叫“蚂蚁四重奏”。

    第一重:永不放弃。如果我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不是翻过或钻过障碍物,就是绕道而行。总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第二重:未雨绸缪。整个夏天蚂蚁都在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这样在万物凋敝的冬季,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

    第三重:满怀期待。整个冬天蚂蚁都憧憬着夏天。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即使是少有的冬日暖阳也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一旦寒流袭来,它们立刻躲回温暖的洞穴,等待下一个艳阳天的召唤。

    第四重:竭尽所能。一只蚂蚁能在夏天为冬天做多少准备?答案是,全力以赴地工作。

    小小的蚂蚁给我们上了一堂多么生动的哲学课啊。它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满怀期待、竭尽所能才是成功的秘诀。

    (选自《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小学版)》2011年第12期)

    照样子,写词语。

    生生不息(AABC式):

    丰衣足食(含有近义词):

    画线句子是一个句,请你仿写一句:
    蚂蚁是怎样“未雨绸缪”的?
    小蚂蚁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你从哪些事物中得到过启示呢?举个例子说一说吧。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11 大自然的启示
  • 5.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科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别具匠心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3-6年级)》2016年第2期)

    解释词语。

    声名狼藉:

    别具匠心:

    .画线的句子中,“鼻子”一词加引号是因为。这和文章前面一句相呼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你还知道哪些模仿生物的发明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10 蝙蝠和雷达
  • 6.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飞行之王——蜻蜓

            蜻蜓被誉为昆虫世界里的“飞行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下列成语中的“望”字与“望尘莫及”的“望”意思相同的是(    )。
    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不包括(    )。
    文中介绍蜻蜓是飞行之王时写到了飞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用“”画出蜻蜓能做哪些“特技表演”,并说说它能做这些“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蜻蜓飞上玉搔头”是一句唐诗。你还知道哪些写蜻蜓的诗句呢?写一写。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10 蝙蝠和雷达
  • 7.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伦敦大雾的真相(节选)

    伦敦本来就以烟雾出名,有“雾都”的名号。可是那一次伦敦经历的,可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整整有五天之久。浓雾从街上钻入窗户与办公室。大众运输系统几乎瘫痪,到了夜里,能见度低到许多地方都无法行走。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

    然后烟雾消散,一切都恢复正常。至少大家以为恢复正常了。直到三个星期后,内政部发表了统计数字,大家才恍然大悟,那是一场灾难。

    原来在那五天里,有四千人死于呼吸疾病,大雾之后几个月,另外有八千人因此死亡。死者大多数是年纪大或有病缠身的人。

    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有个研究团体重新检验了当年搜集的肺脏标本,发表了研究报告。在那些标本中,空飘微粒的含量极高,例如煤灰,证实了当年伦敦卫生官员的判断:燃煤是致死元凶。但是,仔细分析那些微粒后,科学家发现,除了煤灰,其中还有十几种其他物质的微粒,包括金属,例如铅。

    许多微粒源自柴油,直到今天,柴油仍是欧洲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发生大雾那年,伦敦刚把电车完全改为柴油引擎车。因此,那场大雾的致死威力,是几个因素并发的结果。

    (选自《每天都是一份礼物》,北京燕山出版社)

    给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由聚集而分离;②分发;分给;③排遣;排除。

    ①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②真实;实在(跟“虚”相对);③实际;事实;④果实;种子。

    “恍然大悟”的意思是。“那是一场灾难”的“那”指代的是
    “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倒装,原因是,结果是
    “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用自己的话概括原因吧。
    伦敦大雾带给人类什么启示呢?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9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 8.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救救我吧,人类

    我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行星,穿着一件厚厚的空气外衣,在外衣里面还穿着蓝色、绿色、褐色的花衣裳,自古以来,人类便在我的怀抱中生活。人类给我起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地球”。
    起初,我十分健壮,山清水秀。但是,随着一幢幢楼房的崛起,一片片工地的开发,成千上万吨的垃圾,形形色色的污染物,使我渐渐地生起病来。
    人类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水,绝大部分侵入了我的血液里,使海洋、河流的生物危在旦夕,人类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所以,我患上了一种“水源污染”病。
    愈来愈多的车辆、工厂排出的废气,使保护我的大气层也受到侵害,我的呼吸道感染,体温急剧上升,病情恶化,我得了“空气污染”病。
    人类建筑的打桩声,工厂的机器声,汽车的鸣笛声,冷气机的隆隆声……这声那声在我耳边回荡,使我听力下降。我又不幸得了“声音污染”病。
    更令我胆战心惊的是人类砍伐树木,毁坏农田,毁掉我的绿衣裳,损害了健康的皮肤,使我变得面黄肌瘦,百病交加。
    救救我吧,人类!让我恢复原来美丽的面孔,让我为你们——我的孩子们,做一个好母亲吧!
    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
    ①山山水水十分清幽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②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
    ③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文中具体写到“我”患的疾病有。从后面的词语“”可以看出“我”患的还不止这些病。
    联系前后文想一想,地球变成面黄肌瘦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地球母亲早日痊愈呢?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类文阅读-9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 9. 多音字组词。

    难nán 

       nàn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四年级下册 第7课 尊严 同步测试
  • 10. 多音字组词。

    量 liáng 

       liàng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四年级下册 第7课 尊严 同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