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发明家的“老师”

        可以这样说,遍及海、陆、空的千姿百态的生物,都是发明家的“老师”。从前,有几个船员在北冰洋遇见一条漂浮的小鲸,他们便开船赶去。哪知这条鲸的鳍起了发动机的作用,船员没有追上。船员受此启发,给船装上了“船鳍”,使船航行得更快。后来,又有了仿照鱼类呼吸的原理,制成了“人工鳃”,使潜水员潜入深海。

        海豚可以赶超一般船舰或潜艇,这是因为海豚具有流线形体态。它那独特的双层弹性皮肤,成了优良的消振器,能消除湍流的阻力。据试验,用人工仿造的海豚皮做成的鱼雷,航速提高近一倍。

        南极的企鹅平蹒跚(pán  shān)而行,但遇到紧急情况,它能以三四千米的时速,在雪地上急驰如飞。原来,企鹅会匍匐在地,蹬起双脚,好像滑雪者。在它的启示下,人们设计出雪地越野汽车。这种无论汽车,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地行驶,时速可达五十千米。

        发明家模仿袋鼠跳跃前进的方法,制成了“跳跃型汽车”。这种新型汽车无需道路,在沼泽、丘陵、草地或沙漠都可通行无阻。

        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薄膜,它能在黑夜感知远处动物散发的体温,从而准确地袭击猎物。人们受到响尾蛇的启示,研制出热敏元件,将它装配在导弹里,当作热定位器,就能弹无虚发。

        人们参照蝙蝠在黑夜超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呐”,进而制成了盲人探路器。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1课《大自然的启示》同步练习
  • 2. 连一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1课《大自然的启示》同步练习
  • 3. 选词填空。

    保持     支持     坚持

    ①我们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②虽然他生病了,可他仍然每天按时上学。

    ③谁的意见正确,我就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1课《大自然的启示》同步练习
  • 4. 成语积累。

    ①使划线字互为反义词。

    例:

    ②划线字是数字。

    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0课《蝙蝠和雷达》同步练习
  • 5. 找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②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③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窜,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0课《蝙蝠和雷达》同步练习
  • 6. 课内阅读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______捕捉飞蛾和蚊子__________________怎么飞______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____________一根极细的电线______它______能灵巧地避开____________它的眼睛特别敏锐______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__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0课《蝙蝠和雷达》同步练习
  • 7. 组词。

          蝠       捕       蛾      避       锐

          幅       铺       饿      僻       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0课《蝙蝠和雷达》同步练习
  • 8. 看拼音写词语。

    biān fú

    bǔ zhuō

    bì kāi

    mĭn ruì

    líng dāng

    cāng ying

    fáng ài

    yíng píng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0课《蝙蝠和雷达》同步练习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动物的睡眠

        动物的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

        夏天的夜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它们边飞变捉虫子、夜蛾等飞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

        冬天来临之前,蝙蝠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觉。他们睡觉的方法很特别,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它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蝙蝠睡大觉是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眠”。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市,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炎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面追逐虫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

        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一般地说,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袭人,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了。“粮食”来了,海参也醒过来了。

        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在夏天,所以叫“夏眠”。

        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它要“冬眠”;夏天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念头,二十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它二十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要下雨了,蜗牛才推开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一顿。

        蜗牛真可称得上“瞌睡大王”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0课《蝙蝠和雷达》同步练习
  • 10. 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即使……也       一边……一边       ……所以……        ……无论……

    ①夜里,蝙蝠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

    ③他飞,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④驾驶员从雷达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0课《蝙蝠和雷达》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