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小天地。

    《古人谈读书》节选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释:①谓:说。②漫浪:随意。③急:重要

    在原文横线上把文言文补充完整。
    读课文,想一想,填一填。

    ①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回顾旧知,此句中“”字也可以理解为“我”的意思;“尝”是“曾经”的意思。看注释,“谓”的意思是,代字入词,“余尝谓”的意思是,想一想,我说了什么?连词成句,可以知道“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意思是

    ②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既”可以组词为“既然”,将其代入原文,“心既到矣”的意思就是,读书时最重要的心都到了,那自然而然,眼口会怎么样?连起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意思是

    有关读书的名言有很多,如: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随堂练习
  • 2. 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节选)

    ①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既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②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甲]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乙]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会疑惑。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形成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一辈子也读不完?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种番茄的书,要是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红了的番茄呢?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出一大堆杂草来,是不可能有收获的。

    ④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文中提到甲、乙两句孔子的话,其原文依次是(    )。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文中提到的孔子的两句话,其关键词不包括(    )。
    下列说法中,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
    第③段中作者用“种番茄”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给孩子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随堂练习
  • 3. [字形]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舅父  述说  津津有味  悲欢离和
    B: 厌烦  仿问  一知半解  呕心沥血
    C: 书刊  繁锁  真情实感  云淡日丽
    D: 质朴  教诲  索然无味  别出心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课时练习
  • 4. 读句子,用自己的话填一填。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是默默记住,学习的方法是,教人的方法是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这句话论述了心眼不专一的危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课时练习
  • 5. [搭配]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辟空地   制定公约   气候温顺   摆放搭石
    B: 保持平衡   保留意见   保管物品   保护实力
    C: 召集大臣   召开会议   召唤亲人   召见下属
    D: 饱览胜景   饱读诗书   饱含美食   饱尝艰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课时练习
  • 6. 给加点的字注音

    下问      默而

    心既到    不到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课时练习
  • 7. 古人谈读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____________________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把选文补充完整。
    这则短文告诉我们读书应该做到“三到”,其中“”最为重要,因为
    朱熹的读书方法对你的启发是,他还在《观书有感》(其一)中通过“。”这两句诗来告诉我们要认真读书,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你还积累了哪些古人读书的名言?试着写出一句。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课时练习
  • 8. 综合实践。

    我们在向别人推荐一本书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推荐的时候,要介绍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重点介绍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如,内容新奇有趣,语言优美生动,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个性鲜明,思想给人启迪……
    B: 重点介绍书的价格。
    C: 推荐理由可以只说一点,也可以说几点。
    D: 把重要的理由说具体。可以结合书中相关的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等来说明你的理由,可以转述和摘录书中的精彩片段,还可以引用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课时练习
  • 9. 古文《古人谈读书》的作者是(    )
    A: 朱熹
    B: 梁启超
    C: 曾国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课时练习
  • 10. 词语运用

    先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厌:       诲:        

    心眼既不专一 , 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漫浪: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       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课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