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所处的地形类型是;A处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请在图中用 符号标出最佳水库坝址,并简述理由
    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E时,果断地沿着E向东南方向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下表是十年间该地区人口数、耕地面积、森林面积、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年份

    人口数量(人)

    耕地面积(亩)

    森林面积(公顷)

    产业构成

    2004年

    5000

    3500

    3000

    种植业

    2014年

    12000

    6450

    1200

    种植业、造纸业、木材加工业

    十年来当地的发展对河流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你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合理化建议..(至少两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2017年中考地理一模试卷
  • 2.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村庄能够欣赏到“飞流直下三千尺”景观的是(  )

    A: 张庄
    B: 王庄
    C: 陈庄
    D: 李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7年中考地理一模试卷
  • 3.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A点的海拔高度是米,此高度是(相对、绝对)高度.
    B处的地形部位是,C处的地形部位是
    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填数码).
    甲地位于乙地的方向,乙地易形成城镇的主要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量得甲乙两地图上距离是5厘米,其实实际距离是千米.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17年中考地理一模试卷
  • 4. 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B: A在B的正西方向
    C: 修建从甲到乙的公路,路线应该是甲乙之间的直线修建难度较大
    D: D处适宜发展渔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6月月考试卷
  • 5.

    读“等高线(米)地形图”,完成下题.

    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李村位于图中最高山峰的(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17年中考地理模拟试卷
  • 6.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读图说出图中部位的地形名称:A;B

    图中甲、乙两山的山顶高差为,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实际距离为

    如果图中有条小溪,则它可能位于地.

    图中南坡和北坡相比坡坡度更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2017年中考地理一模试卷
  • 7.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描述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
    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缓的是
    若B山顶气温为20℃,仅考虑海拔因素,则A山顶气温为
    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说说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王先生是一位徒步旅行者,某日在A山顶附近游玩时迷了路,请你帮他想一种顺利回到甲地的办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7年中考地理一模试卷
  • 8.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山峰a的海拔有可能是(  )
    图中居民的分布特点有(  )

    ①沿河分布②沿铁路分布③沿山脊分布④沿公路分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2017届考试地理仿真试卷(二)
  • 9. “因地形,以高制塞”是我国古代修筑长城的重要原则。读河北省某段长城的景观,图片及其所在地区的等高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等高线图中①②③④虚线表示长城在该区域走向,其中正确的是(  )
    按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图示地区应该(  )
    如图漫画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中学初中部2017届中考考前押题地理试题
  • 10. 滨州市某初中打算利用清明节假期带领学生开展一次地理游学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同学们到达甲村后,设计了①②两条登山路线,其中登山较为容易的是,原因是:
    同学们到达A地时,测得气温为18℃,此时B点的气温是
    图中小河干流的流向是
    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若从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千米。
    甲乙丙三个村庄,位于陡崖附近的是,同学们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三个村庄中,甲村的历史最悠久,人口也最多,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滨州博兴县2017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