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ī(   )(   )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笑,却一声儿不响。

    根据拼音写出填空中的汉字,并辨析这两个词的作用。

    “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和“孩子,你在哪里呀?”这两个疑问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
          生命中有许多不能承受的痛,那是人生不想直接面对的现实。当那一刻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哭泣,我们会伤心,我们会逃避。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父母在,我们就永远是小孩。在外面遇到了种种的困难和挫折,我们会下意识地到父母那里去寻求安慰,寻找关爱,然后再带着从父母那里吸取到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外面的一切,父母那里好像有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直到有一天爸爸突发心肌梗塞病倒了,我们这才发觉白发和皱纹已经爬上了父母的额头,岁月斑驳的阴影已经剥蚀了他们红润的面颊。那一刻,心头漾起的,就是那不能承受的痛。
          爸爸是文革前最后一批完成学业的大学生,爱好运动的他在学校就通过了运动健将的标准,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体育工作。他的身体特别棒,好多人至今还记得他年轻时在寒冬腊月脱光了衣服用冰雪摩擦身体的情景,不要说这种独特的“洗澡”方式很少有人见过,单是那身在冰雪下闪着光亮的一块块隆起的肌肉,就足以使人惊异得瞪大眼睛,小青年们对他则更是顶礼膜拜。“力大为王”一向是民间不成文的法则,更何况他还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有文化有知识的“大王”。
          然而,那天这位“大王”就那样躺倒在医院的急救室里,任医生护士在他身上插着各种各样的管子和针头。他的脸越来越黄,他的乎脚也越来越凉,生命的热力似乎正从他的身上慢慢扩散和消遁。那一刻,我痛,我的心近乎绝望般的痛.
          我用自己的双手,一遍又一遍地摩擦着爸爸冰冷的双脚,我要把我的信念,把我的激情,把我原本就是从他那里得来的生命活力通过我的手心贯穿到他的脚心,再通过他的脚心传递到他整个的身心。我要他坚强,我要他勇敢,我要他回——像以前一样回到我的身边来。
          爸爸他真的回来了!生命之花重新在他身上绽放。心脏中一下手装上了四个支架的他,也被医生视为医学界的奇迹。
          不错,他的起死回生,缘于当今高超的医学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缘于他自己一向良好的体质和坚韧不拔的男子汉气质。然而在潜意识里,我认为这一奇迹的.出现,还缘于爸爸在身处临界的那一刻,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
          那是用血缘凝结而成的语言,那是用亲情浇灌而成的语言。从手心向他传递过去的那生生不息的气息里,爸爸读懂了我向他表达的情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需要和依恋,感受到我们对他深深的爱。他用顽强的毅力挣脱了病魔,回到了我们身边。
          慢慢从惊恐中恢复过来的我们,逐渐变得又只记得从父母那里去吸取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了。而父母,则更慷慨地给我们提供着源源不尽的食物、关怀和照顾。
          只是,我们也多少发觉了一些变化,每次到家,总见爸爸在忙着,忙着种花,忙着写稿,忙着练字,忙着裱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作品,说是要给自己的同学每人一张以作纪念,还指给我看哪些是给哥哥的,哪些是给弟弟的,哪些又是给我的……
          爸爸永远也不会知道,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已经多么强烈地刺痛了我的心,我一点也不喜欢他的这种像交待后事一般的话语,我拒绝承认某种现实,我甚至自私地认为我们还是一群没有长大的小孩,他应该一如既往地保持年轻和健康,一如既往地宠爱我们……
          从上次发病到现在,才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近来感到身体明显不适的爸爸只得重新到南京医院复查,医生得出的结果是模棱两可的“不容乐观”,说是要作进一步的检查,而最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再次进行心脏搭桥手术。
           当这些现象突然出现在自己最为至爱的亲人身上时,我们就会下意识地作出自欺欺人的反应。拒绝承认这样的现实,要想逃避这样的现实,不敢碰,不能揭,不愿看……
          这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苦痛,它真的是我们不想面对的现实啊。
          可是,我们又实在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不得不去面对和承受这样的现实。面对了,承受了,我们才会心安,才会有勇—气面对人生之路上或许会有的更大的伤痛,也才会真正成为我们自己。

    本文所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具体指什么事?概括全文内容回答。

    第二段写爸爸强壮的身体,对下文的描写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第二方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爸爸“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女儿“语言”的具体含义是                                                                                           

    爸爸给自己的同学和家人准备纪念品,为什么“多么强烈地刺痛了我的心”?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①这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苦痛,它真的是我们不想面对的现实啊。…… (但是)面对了,承受了,我们才会心安,才会有勇气面对人生之路上或许会有的更大的伤痛,也才会真正成为我们自己。
    ②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紫藤萝瀑布》)
    答:这两段文字在对待自己亲人的不幸方面,抒发的感情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对人生或生活的感悟方面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3.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
    《紫藤罗瀑布》
    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②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③“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④“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⑤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⑥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⑦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们心底。
    ⑧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溅                                                放                                           立                                           仙露

    上文写盛开的藤萝,作者从    的角度,由       , 由        , 写出了花的“盛”。

    第①段中画横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         ,        

    第⑥段“我只是伫立凝望”中的“凝望”可否换成“观望”为什么?

    第⑧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下列关于《一棵小桃树》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本文选自《平凹散文》,作者是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
    B: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历经风雨摧残却不屈不挠的小桃树。
    C: 本文主要是借小桃树来回忆奶奶,表达了对奶奶的深切思念。
    D: 本文含蓄地揭示出一个生活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19 一棵小桃树
  • 5.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春》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手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阉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课堂讨论中,同学们都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精彩。请你尝试陈述说它精彩的理由。

    在写草的段落里,为什么要写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

    在②段里,找出运用拟人手法描写花的语句。作者把花当成什么样的人来描写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   )

    你一定积累了许多描写“春”的古诗句,请挑选两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那水呢,(    )不结冰,反倒在绿苹 上冒着点儿热气。水zǎo真绿,把终年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zǎo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chéng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2济南的冬天
  • 7. 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段,完成小题。
          ①“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②“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③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④“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甲)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 , “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⑤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乙)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 , 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⑥“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⑦“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⑧“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丙)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 ,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⑨“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⑩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说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所写的内容。

    分析选段中三处画线语句,说说分别表现了老大臣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

    第⑨段中,骗子在描述布料的“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时,老大臣为什么“注意地听着”?

    老大臣的表现与皇帝对他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太丘与友行(       )          ②去后至(       )             ③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          ④尊君在 (       )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学习这短文能让我们明白为人的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即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根据相关任务,完成整理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质量评价作业
  • 10.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去后至(      )              ②尊君在(      )           ③相而去(      )               ④下车之 (      )

    翻译下面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但“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说出你的看法。

    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我们学过的《<论语>十则》中的哪句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