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济南的冬天》。
            ①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②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上面两段文字分别写出济南冬天小山       和        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空)。

    第①段写出了济南冬天怎样的特点?分别说说划线语句是如何突出这个特点的。

    依据第②段文字描写景物的特点,完成下面表格中四处空缺。

    描写方位描写内容最有表现力的动词
    山上
    山尖白色的山尖
    雪色与草色相间的“山的肌肤”穿
    日落时的山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古诗文默写                   

    《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景象的诗句是: , 。
    当别人误解了自己,从《论语十则》中我们知道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王湾站在北固山下,看到大雁飞过,不禁吟道: , 。(《次北固山下》)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李白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诗句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对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后面小题。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本文写的是“济南的冬天”,为什么开头部分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的气候?

    文中第三自然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写得极有层次,请你在文段中找出能体现这种层次或顺序的词语。

    请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作者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听雨

    季羡林

    ①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②“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③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④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朝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⑤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此时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很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⑥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梁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此时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⑦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一片祥和。

    ⑧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此时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此时细雨滴在水面上,方逝方生,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⑨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此时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

    (原文有删改)

    [注]季羡林,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务,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通晓英、德等12国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文中的“死文字”即指吐火罗文。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3雨的四季
  • 6.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①肉食者鄙, 。              (《左传·庄公十年》)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甲光向日金麟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人有悲欢离合, 。                 (苏轼《水调歌头》)
    ⑧醉里挑灯看剑, 。                (辛弃疾《破阵子》)
    ⑨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 。 , 。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7. 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同学们为了提高作文水平,展开了一番讨论。请补全对话。

    小语:去背一些优秀作文范例,写的时候就照搬上去。

    语文老师:如何看待“背范文来提高作文分数”的问题,希望同学们积极思考,请拟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5分钟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小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质量评价作业
  • 8. 阅读下面【甲】【乙】两首诗歌。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1](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1]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

    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                                     
    表达效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810 班举行读《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交流会、请你帮助完成表格的内容。

    【辨人物】“他是个面容消瘦,看上去很像林肯式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他”指的是(填人名)。

    【忆历史】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

    【讲故事】作者在书中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红星照耀中国》阅读训练题
  • 10.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 (           《破阵子》)
                     ,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⑧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