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面这些话说得不简明的一句是(    )
    A: 你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要把它改正过来。
    B: 学校里出现了空前的学习热潮。
    C: 用不干净的抹布擦碗,越擦越不干净,越擦越脏。
    D: 这份资料正在打印,明天就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孤独之旅
  • 2. 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

    ②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

    ③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④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孤独之旅
  • 3.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亵(dú)    山(lán)    (tiāo)衅    (yùn)含
    B: (tiǎn)着    阔(cuò)    明(móu)    俯(kàn)
    C: 憧(jǐng)    (yùn)怒    渊(sǒu)    深(ān)
    D: 分(miǎn)    尴(gà)    (hé)辙    焦(zhóu)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敬业与乐业
  • 4.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选取正确的义项。
    章取义(    )
    易明(    )
    一点不旁(    )
    言行相(    )
    (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敬业与乐业
  • 5. 依次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是(    )

    ___①___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___②___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___③___常常不知所措了。

    A: 既然  但是  就
    B: 因为  但是  就
    C: 因为  但是  却
    D: 由于  但是  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敬业与乐业
  • 6.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对以上两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别云间》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四联八句,押的是an韵。
    B: 《过》诗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 《别》诗中“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一联点明自己过了三年漂泊的生活,今天又成了囚徒,同时表明自己要像楚人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志。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惘。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敬业与乐业
  • 7. 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经乡绅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 , 一向有失亲近。”(指家乡)
    B: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作为代表的范例)
    C: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
    D: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把大家隔膜起来。(指彼此分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敬业与乐业
  •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何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代命题。
    B: 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日关系。
    C: 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10年投入运营,届时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六个小时。
    D: 歌曲“吉祥三宝”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敬业与乐业
  • 9. 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中学生作文中错别字俯拾即是 , 改变这种现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B: 曾几何时 , 十几年寒窗磨剑,到头来,看到成堆的稿纸难以变成铅字,他内心无比痛苦。
    C: 某市教委删去了中学生守则中的一些内容,对此人们街谈巷议
    D: 在人代会上,人大代表一致认为,政府应名正言顺地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敬业与乐业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完美的礼物

        ①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4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淡水,分骑5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②几天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③“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④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昏暗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⑤“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行李。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⑥“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厉声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⑦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大刘了,他________地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________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⑧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⑨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的时候,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水,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⑩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过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要摔倒,大刘跑过去扶住他。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就晕倒在大刘的怀里。

        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让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惟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

        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险,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敬业与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