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 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 , 风景异常美好。
    C: 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 , 事事顺心如意。
    D: 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 , 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这样它才会化作你生命______的基础。

    ②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设置的综合素质考查,______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______不应掉以轻心。

    ③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______,不能出尔反尔。

    A: 坚实  纵然/固然  允诺
    B: 坚固  纵然/当然  承诺
    C: 坚实  虽然/当然  承诺
    D: 坚固  虽然/固然  允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智取生辰纲
  • 3.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和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农民起义斗争的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它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刻画了108个英雄人物形象。
    B: 杨志更改行路的时间,在地段好、人多的地方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段,却是趁天热时赶路,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冈的松林里休息,这些体现了杨志精明、谨慎的性格特点。
    C: 杨志不允许众军汉在黄泥冈的松林里休息,劈头劈脑地鞭打士兵,说明他性格粗暴、有勇无谋。
    D: 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除了杨志急功近利、粗暴蛮横以致激化了运送队伍的内部矛盾这一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吴用等人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智取生辰纲
  • 4.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uān)刻(chī)笑(zhōng)看
    B: (yāo)折婆(suō)对(chèn)
    C: 造(yì)脑(suí)(chěng)强
    D: (qóng)台(qiè)意憎(w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心声
  • 5.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亵读(xiè dú)  进(pián)  旁(wù)  强不舍(guō)
    B: 落(yǔn)  灵(jiù)  智(ruì)  尽职守(kè)
    C: 词(yú)  扶(yè)  碌(yōng)  然无累(kuò)
    D: 柏(znó)  德(xíng)  佝(lǒu)  一黄土(pōu)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心声
  • 6.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掂斤拔两 飞掠 溅落 细致荷刻
    B: 相形见掘 装磺 拙笔 绞尽脑汁
    C: 油然而生 慷慨 篱笆 豪无顾虑
    D: 忐忑不安 恍惚 装饰 俗不可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心声
  • 7. 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完成问题。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①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时,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

        ②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③那一瞬间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是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④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⑤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⑥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就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⑦第一次打你的原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于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无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就是殴打。

        ⑧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摸这种橙红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⑨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予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⑩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

        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

        ⑪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代替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⑫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⑬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手指亲自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的掌握程度,不致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⑭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⑮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认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惟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⑯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
    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哪些是可以原谅的,哪些是不可以原谅的?
    母亲殴打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母亲打孩子为什么从不使用打人的工具?
    结合本文综合概括一下母亲打孩子的复杂的心情。
    谈谈你对第@段划线句的理解。
    你怎样理解母亲说“打孩子也是母亲对孩子的爱”?
    你的爸妈曾经打过你吗?说说你对他们打你的体验或从不打你的思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心声
  • 8. 阅读完成各题。

    血爱

    李冰洁

        朋友刚满月的小孩生病住院,我前去探望。见她正把一个透明状的器皿在乳房上,并不停地挤压乳房。刚开始挤出的还是乳汁,后来竟变成血水。我大感惊异,忙问是怎么回事。朋友很平静地告诉我,因为孩子生病,怕感染,医生嘱咐她两个月内不准给孩子喂养母乳。在这期间,如果不把乳汁挤出来,就会回乳,孩子以后将吃不到母乳了。为了防止回乳,她必须每天都把乳汁用吸奶器吸出来,吸的次数多了,导致乳房肿胀,并不时有血水溢出。

        “那一定很痛吧?”我问。

        “傻瓜!血都出来了,还有不痛的道理?”她冲我苦笑一下。

        “那就干脆让它回乳算了呗!”

        “回乳?!”她睁圆了眼睛望着我,仿佛不认识似的。那眼睛里渐渐充满了泪水,全没了最初的平静。

        “我的小孩子才刚满月呢,再过两个月,也还只三个多月,那么小就没有奶水吃,多可怜!”她把目光移到孩子瘦弱的小脸上,颤声道,泪水顺着脸颊淌了下来。触景生情,我不知道它里面包合了多少的怜惜与无奈。

        我不敢再说什么,怕她会更伤心。最初我只是想到了她的疼痛,却没想到这疼痛在母性的慈爱面前是如此的微不足道。血浓于水,我再没有理由不相信。

        有一种爱,是用血来维系的,它存在于整个生物界。在这种爱面前,任何语言描述都是苍白无力的。我记得有这样一种蜘蛛,在它出生之后,立刻要把老蜘蛛吃掉,而老蜘蛛竟毫无反抗之举,任小蜘蛛咬食,直到整个躯体变成了小蜘蛛的美餐,于是小蜘蛛长大,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繁衍。当时我对此颇感奇怪,现在我终于理解了,生物界既有原本的生物链规律,又有母亲对幼子发自内心的伟大的爱。由此我相信,如果需要,我的朋友也会毫不犹豫地用她的生命来换取她小孩子的健康的。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而生命长存不息,延续至今,是因为有一种爱从未改变,那是血爱。

    朋友为什么不给孩子喂养母乳?为什么不愿回乳?
    朋友为什么流泪?
    作者被朋友感动的原因是什么?写小蜘蛛吃老蜘蛛的目的是什么?
    从内容看,本文写的就是母爱,为什么不用“母爱”作题目而用“血爱”呢?
    作者未尾写道:“生命长存不息,延续至今。是因为有一种爱从未改变,那是血爱。”请举一个典型的例子。80字以内。
    读罢本文,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80字以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心声
  • 9. 朗读下面两组句子,参考《附录三·常用标点符号用法》,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心声
  • 10. 默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在公开课上,声音又脆又甜的赵小桢不敢举手读课文,而声音沙哑的李京京却主动举手,并且读得打动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心,这是为什么?
    程老师开始不让李京京读课文,后来“只好”让他接下去读,最后用“发颤”的声音请他把课文全部读完。结合课文中对程老师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分析程老师发生这样的变化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