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默写。
    ①桃李不言,                           。               (司马迁《史记》)
    ②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④居高声自远,                         。                 (虞世南《蝉》)
    ⑤无限河山泪,                        ?              (夏完淳《别云间》)
    ⑥《论语》中“                         ”告诉我们要善于向周围一切的人学习。
    ⑦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                                ”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也无“喧嚣”之感。
    ⑧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海中变色龙
                                                                                                               丁剑玲
             ①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爬行动物,体长约30厘米,能改变皮肤颜色)。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②章鱼挺着个圈圈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
            ③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它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
             ④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
             ⑤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有些海洋公园利用章鱼给游客表演。只见它忽而萎缩成一团,忽而伸展开来,8条腕足不断摆动,摆出各种姿势,同时还不停地变换体色,让人们欣赏它那绝妙的变色术。
             ⑥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刻警觉起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缠住对方,把它缠死或毒死。
             ⑦雌章鱼可以称得上是海洋动物中的慈母,一产卵后,便不吃不喝,精心孵化小宝宝。在此期间,它不准其他任何动物靠近,即使章鱼爸爸不小心进入,也会被毫不留情地咬死。平时,章鱼妈妈会用腕足轻轻翻动孵粒,并从肚子里的“口袋”中喷出水来逐个给孵粒冲洗,使它们获得充足的氧气,并保持清洁。当小宝宝出世后,章鱼妈妈一般会因饥饿和劳累,辛苦地死在子女身旁。
             ⑧章鱼中的“巨人”大王章鱼,其腕足可长达18米,是异常凶猛且好战的动物,在海中称王称霸。它不仅四处追逐鱼虾,而且经常自相残杀,甚至时常偷袭渔船,或将船拦腰斩断,或用大大的腕足冲上渔船抓住人,吞入口中,然后迅速消失。因而.渔民们称它为“海底恶魔”。

    为什么说章鱼是“海中变色龙”?它有哪些特征?

    “章鱼妈妈一般会因饥饿和劳累,辛苦地死在子女身旁”中的“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

    文中第⑻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并说说它的作用。

    文章第⑦段从那几个方面来体现雌章鱼“慈母”的特点的?请分条概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根据课文默写。
                         ,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②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 君子好逑。(《诗经 关雎》)
    ⑥蒹葭凄凄,                       。(《诗经 ﹒蒹葭》)
    ⑦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⑧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⑨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⑩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          ! (司马迁《陈涉世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②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③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节选自《孔乙己》)

    概述选文叙述的内容。

    联系下文,分析“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这一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断腿后孔乙己的手在文中出现两次,朗读时若要把重音放在“用这手走来”时强调了手的什么特点?若把重音放在“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又传达出何种复杂的感情?

    有人说,比天气更冷的是掌柜的心。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具体说说掌柜“冷”的两处表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说苑》)

    填出〔甲〕文空缺处。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 故有所不
    ② 纵子有 , 不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 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                    的高贵品质。

    请你从〔 甲〕〔 乙〕 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B: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C: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字景濂,元末明初著名散文家。生,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
    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部分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始测试试卷
  • 7. 请用正楷字,笔画清晰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④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⑥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则)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⑧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______                   _____(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8.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节选自《墨子•公输》)

    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

    《公输》词汇积累卡  卡片编号:01
    类别语 句词语意思
    实词舍其文轩文轩
    古今异义荆之地方五千里地方
    下面四个选项中画线词的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墨子劝服楚王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9. 按要求填空。
    ①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③若到江南赶上春,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⑤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草色翠绿的句子是:                     
    ⑥请完整默写刘方平的《月夜》: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10. 阅读《公输》选段,完成小题。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敞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檄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4处)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邻有舆而欲窃之(      )                ②荆之地五千里(      )         ③公输盘(      )               ④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

    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为何若人?
    ②虽杀臣,不能绝也。

    在劝说楚王过程中,墨子巧妙设喻,将“文轩”“锦绣”“粱肉”比喻楚国  , 将“敝舆”“短褐”“糠糟”比喻宋国  , 通过对比,使楚王醒悟到攻打宋国是不明智的行为。

    选段在记述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攻守战中,“           ”“           ”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战斗的激烈;“                ”一句可以看出公输盘已经技穷;“                     ”一句表明楚王决定放弃攻打宋国。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