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并回答问题。

    结合剧情谈谈你认为夏洛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威尼斯商人(节选)
  • 2. 下面语段横线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事件中,失踪乘客家属乃至韩国民众被一个残酷的现实所触动①客轮发生严重倾斜后,船上300多名学生中大多数仍然按照船方指示留在船舱中待命,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②一些没有听从指示的学生反而因此获救幸存。韩国媒体不禁拷问,灾难之后,韩国家长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③继续绝对服从长辈或权威的指导④还是按照自己的判断行事?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外国诗两首
  •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__。

    ①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

    ②以及故事背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③还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命运故事

    ④只是,这一回的“舌尖”,让人回味的不仅仅是镜头前的美食

    A: ④①②③
    B: ④①③②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外国诗两首
  • 4. 下面诗句的朗读重音标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B: 但我——我不知道为什么——
    C: 我了解河流: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D: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外国诗两首
  • 5.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锦幛  荇藻  蓬篙  蝼蚁
    B: 干瘪  於滩  驳船  胚牙
    C: 虔信  慰籍  晨曦  瞰望
    D: 灵魂  深邃  黝黑  催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外国诗两首
  • 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①江南也多晴日

    但烙在心头的

    却是  江南的

    濛濛烟雨

    ②江南雨斜斜

    江南雨细细

    江南雨斜

    斜成檐前翩飞的燕子

    江南雨细

    细成荷塘浅笑的涟漪

    ③江南雨

    是阿婆河边捣的衣

    江南雨

    是阿妈屋前舂的米

    江南雨

    是水乡月上柳梢的洞箫

    江南雨

    是稻田夕阳晚照的竹笛

    ④江南雨里

    有一把圆圆的纸伞

    江南雨外

    有一个圆圆的思绪

    江南雨有情

    绵绵得使江南人不想离别

    江南雨有意

    密密得使外乡人不愿归去

    写出第③节诗中作韵脚的字。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江南雨的特点。
    第③节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请分析诗中叠词的表达作用。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外国诗两首
  • 7. 阅读,完成习题

    父亲不写信

        ①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②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也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③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④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有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我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⑤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大学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儿。”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 , 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⑥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想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⑦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的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⑧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⑨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⑩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读第②段,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和父亲“很疏远”。
    第⑤段中画线的“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一句,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⑧段中划线句“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的含义是什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认识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得来的?
    结尾“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与文章开头的哪句话相照应?为什么说“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
    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①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概括出两点,写在下面。

    ②谈及两代人的关系,“代沟”往往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请谈谈你对“代沟”这个问题的认识。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外国诗两首
  • 8. 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是多音字,读音都相同的是(    )
    A: 液   鸡   呕心沥   狗喷头
    B: 宿舍   宿将   宿愿得偿   谈了半宿
    C: 拘   枣   印   墙   和
    D: 户   边   近   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外国诗两首
  • 9. 选词填空。

    ①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说、传话、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②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宁静、寂静、沉静)。

    ③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广、深邃、深远)。

    ④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奇特、奇妙)的爱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外国诗两首
  • 10. 阅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回答问题。

    轻轻的我走了,

    正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笠萧;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一诗以为线索,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诗人为了表达情感运用了哪些客观物象?(答案限在20字内)
    诗中运用了哪些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其作用是什么?(答案限在40字内)
    哪几句诗表现了诗人欲倾诉又噤声,欲狂放又收敛的喜悦、敬畏、依恋和深思的情感?
    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有何特点?(答案限在60字内)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外国诗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