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课内现代文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②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③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④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⑤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比较的无味”是无味吗?“可”字有什么用处?去掉它行吗?
    将文段中第④句改成“在没有雪的地方,用秕谷做诱饵,用竹筛子扣鸟。”好吗?为什么?
    文段各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2.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B: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故事。
    C: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 中华是礼仪之邦,在交往中常用谦辞,如:称自己为“鄙人”,称自己的文章“拙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3.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这一句没有语病。
    B: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 《邓稼先》一文表现的是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 《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以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阶段性检测试卷
  • 4. 阅读《社戏》节选,回答下列各题。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选文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感觉的角度)来写看戏途中的景色?这对表现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一句中的“点”、“磕”用得好在哪里?
    “但我还以为船慢”一句属于什么描写?写出了“我”的什么感受?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句中的“似乎”和“也许”“料想”能否去掉?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望奎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都德《最后一课》)

    文中画线句属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什么感情?
    该文段的主人公是(    )
    为什么“我”会觉得韩麦尔先生形象高大?
    对文中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简答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脸色惨白”起来。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说和做(节选)

        ①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③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④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⑤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作者多次叙写当时的紧张形势,请仔细体会这样写的意图。
    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7. 给下面形近字组词。

          摹      恬

          蓦      聒

          绊      晦

          畔      悔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测试
  • 8. 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
    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
    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测试
  • 9.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②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③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④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⑤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测试
  • 10. 本文运用大量排比句展现出安塞腰鼓气势磅礴的特点,请你借鉴这种写作手法,写一段话描写一种事物或场景。(150字左右)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