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找出下面语段中的两个病句,并改正。

    ①80多年前,红军在阿坝州翻越八座海拔近4 000米以上的大雪山,三次穿越人迹罕至的草地,转战停留16个月,②书写了红军长征中最艰苦、最悲壮的历程。③那些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红军将士,把战斗精神融入脚下的土地与河流。

    句是病句,可改为:
    句是病句,可改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全国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6 老山界
  • 2.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方法:                        
    目的:                          

    从吕蒙的变化中,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学习本文的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野有麦场      

    ②一狼其中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
  • 4. 阅读

    一窠八哥的谜

    牛汉

    小时候,我不会养鸟,却有探险和猎取神秘事物的野性。有一年的麦收季节,听说城墙上出现了一窠①八哥,我在城墙下绕来绕去寻找。果然,听到了一丝儿很稚嫩而清脆的声音,似出壳不久的雏鸡的叫声。顺着细微的声音找去,终于望见了在高高城墙上的一孔洞穴里,四五张鲜红的小嘴正张着,像一束喇叭花悬挂在崖畔上,好看极了。我当下就想把它们掏下来。但壁立的城墙太高太陡,无法攀登。八哥的窠在城墙的上方,用梯子够不着,从城墙上用绳缒②下来一定可以掏着,但我不敢。我只能立在城墙跟前,仰起头望着那一窠神秘的八哥。

    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过,县城墙最早是隋朝时筑的土城,明朝时包的青砖。墙面上已经有一些砖朽烂成窟窿,我异想天开,想攀登上去掏这窠八哥。

    全村的孩子中,我最会爬墙上树,我相信自己会手抠着脚蹬着那些孔洞往上攀登,总有一天能把这窠八哥掏到手。

    我天天练攀登,苦练了一二十天,一天比一天攀登得高。小八哥的爹妈从天空“嗖”的一声回到窠里喂食,翅膀又黑又亮,在我眼前一闪而过,随后从窠里伸出头,朝下望着我,吱吱地叫,我知道它们在咒骂我。有几次,头发上落了雨点似的鸟粪,还有脏土。我心里明白,这是大八哥在对我进行反抗。

    小八哥抖动着茸茸的羽毛,我闻到了奇异的鸟的气味,再往上攀登三五尺,就能够着八哥了。

    一天清早,我来到城墙下,感到有点异样——没有听到小八哥的声息。前几天,我已听出小八哥的声音变得洪亮了起来,不再是嗷嗷待哺,而是牙牙学语,已经很像在歌唱。八哥的歌,一定不同于鸽子那种柔媚而混浊的声音,更不是麻雀粗糙的吵叫,也不同于村里八音会上的任何一种乐器声。

    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我顿然明白,八哥一家已经飞走了,已经移居到不可知的远方。

    叫卖黄酒的小栽根告诉我,天亮前后,他看见有一朵黑亮的云彩,向滹沱河那个方向飞走了,那一定就是八哥一家。我伤心地扒在城墙上哭了半天。我知道小八哥还没长到该出飞的时候,它们如何在大鸟翅羽的扶托下逃到了远方,真是一个猜不透的谜。我为它们担忧。

    我曾在村子上空看见成千上万只蜜蜂嗡嗡叫着,扶托着它们不会飞的蜂王,像金黄色的云朵从天空飞过,后来落在我家院子的老槐树下,父亲用涂了蜜的大笊篱③把抱成团儿的蜂小心地收了下来,于是我家有了一窠蜜蜂,养在西房的屋顶上。

    我想连那么小的蜜蜂都能扶托着蜂王飞,那窠小八哥一定能够让自己的父母扶托着飞走。但是我不大相信它们能飞得很远。我在村里村外到处寻找,没有发现八哥的踪影。它们究竟飞到了什么地方?难道真的飞过了滹沱河,飞到了二十里远的北山上?是的,一定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

    我这一辈子不会忘记这窠小八哥。而且直到现在也不明白:它们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如何能神奇地飞到了远方?

    前几天,有个诗人听我讲述这个故事,沉思了一会儿,对我说:“是小鸟自己飞的。在灾难面前,翅膀一下子就会长大长硬。”

    我有点相信这个解释了。

    真的,是小八哥自己飞走的。我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

    (选自《向着太阳歌唱》,有删改)

    [注]①窠(kē):鸟兽昆虫的窝。②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往下送。③笊篱(zhào Ii):一种工具。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质量评价作业
  • 5. 下面各组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心    漫不经心    风声    谈笑风生
    B: 求实    实事求是    世故    人情事故
    C: 是非    惹事生非    成功    计日程功
    D: 直言    仗义直言    委屈    委曲求全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说和做
  • 6.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
    B: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城防)
    C: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雄壮、雄伟)
    D: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支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黄河颂
  • 7.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 我/站在/高山之巅
    C: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D: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黄河颂
  • 8.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海浪)
    B: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城防)
    C: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雄壮、雄伟)
    D: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里是比喻支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黄河颂
  • 9. 下文横线处选填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此说明___________。

    A: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B: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C: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D: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优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黄河颂
  • 10. 下列句子中有一项使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项不同,请指出(    )
    A: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B: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C: 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D: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黄河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