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①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

    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 2. 下列对课文《女娲造人》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神话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B: 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无穷的创造力。
    C: 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于人类由来的原始想象。
    D: 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②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④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类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⑤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还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怎样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却是一个难题。

        ⑥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属于描写,其作用是
    选文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女娲疲倦不堪,她又想出了什么造人的方法?为什么说这种创造人类的方法是绝妙的?
    从选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女娲一直在工作?摘录文中原句回答。
    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你能否从选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 4.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téng)条     (cān)和       大(mú)大样
    B: 开(pì)       挖(jué)       疲惫不(kān)
    C: 女(wā)       (shěng)事     生气(péng)勃
    D: (ròu)捏      (chéng)澈     莽莽(zhēn)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 5.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
    B: 近日,我区志愿者来到敬老院,为老人包饺子,高兴得老人们眉开眼笑的。
    C: 人生路上,人人都有高低起落时,有时,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足以让疲惫不堪的人感到温暖。
    D: 接着一阵手足无措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快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 6.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①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②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③女娲……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女娲补天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生活。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是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擎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擎天的柱子被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撞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的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堵住了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天是被谁弄破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选文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愿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 8. 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①________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________。

    A: 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 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 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 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 9. 《天上的街市》运用丰富的想象,从人间到天上,由物到人,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按要求找出相对应的诗句。
    在诗人心目中,这个天上社会是非常美丽的:“。”
    在诗人心目中,这个天上社会是极其富足的:“。”
    在诗人心目中,这个天上社会是自由和幸福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天上的街市同步练习
  • 10. 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B: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C: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D: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天上的街市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