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
    B: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C: 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D: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五三】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
  • 2. 下列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太阳的毒辣和天气的炎热)
    B: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狂风的呼啸声之大和狂风之肆虐)
    C: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他”比作“神秘泉水”,生动地写出“他"的重要性和神秘感)
    D: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这些白桦树”比喻为“少年”,写出白桦树的鲜嫩、挺拔以及生机勃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五三】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
  • 3.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里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牧羊人更多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

    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羊吃草的地方在一个山窝里。牧羊人让大狗看着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可是,他没有。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 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五三】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
  • 4.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帐蓬    琢磨    硬朗    爆发
    B: 张扬    呼啸    废虚    添置
    C: 滚烫    干躁    酬劳    地毯
    D: 荒地    废弃    飘荡   水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五三】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
  • 5. 请以“那天,我真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在横线上填入一个词语, 然后作文。  

    ②主题鲜明,写出真情实感;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④字数不得低于500字,字迹工整清晰。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城关镇郁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6. 七年级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城关镇郁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7.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④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⑤强欲登高去,。(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⑥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⑦子曰:“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

    ⑧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⑨《〈论语〉十二章》中“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城关镇郁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几小题。

        秋天的花海简直是一个花团锦簇的美丽世界。瞧!一朵朵格桑摇曳生恣,一畦畦百合迎风飘香,一片片紫色的马鞭草让人美不胜收。夕阳西下,游人渐少,此时的花海格外静mì(   )而美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城关镇郁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9. 阅读《卖豆浆的孩子》一文,完成各题。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声音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

        ⑤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⑥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⑦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⑧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选自《少年大世界》有删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城关镇郁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0.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

    孙道荣

        ①新学期,她给孩子们布置了第一篇作文——《最难忘的时刻》。 

        ②她是一名支教老师,在这个偏远山区,方圆几十里,只有这一所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远赴外地打工,难得回来一次,这也成了很多孩子与父母一年中难得相聚的机会。其时,春节刚过,孩子们刚刚与久别的父母重聚,她希望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温暖的时刻。

        ③作文交上来了,她认真地批阅。

        ④一个女孩子写的是,爸爸给她新买的书包,当爸爸帮她将新书包背好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幸福。

        ⑤一个男孩子写道,他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过爸爸了,爸爸刚走进家门的时候,他都一下子没有认出来,爸爸突然一把将他抱了起来。那一刻,他感觉有点陌生,但是,很温暖,真的很温暖……

        ⑥那一刻,温暖,难忘。

        ⑦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女孩子写道,以前,是爸爸一个人出去打工,后来,妈妈也出去了,留下我和弟弟,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每年,他们都只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回来,年一过完,他们就又出去打工了。今年,直到年初二,他们才回到家,因为他们没买到年前的火车票。这一次,因为没赶回来吃年夜饭,爸爸妈妈答应我和弟弟,会在家里多呆几天,这可把我俩乐坏了。

        ⑧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很忙,除了走亲戚外,他们还要将庄稼地重新翻整一遍,这样,年迈的爷爷春耕的时候,才好播种。虽然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忙得根本没时间陪伴我们,甚至顾不上我们,但我仍然觉得很满足,很幸福。

        ⑨一天,妈妈没有下地干活,而是一整天都陪着我和弟弟,给我们做饭,烧了好几个好吃的菜,帮我们把所有的衣服都洗干净叠整齐了,爸爸还检查了我和弟弟的作业……总之,那一天,妈妈和爸爸对我们姐弟俩特别好,特别温柔。

        ⑩读到这儿,她以为女孩子接下来会写,那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可是,没有。女孩子写的是:那一刻,我哭了。我知道,爸爸妈妈明天肯定又要离开家,出去打工了。

        ⑪女孩子在作文结尾这样写道,我最难忘的时刻,也是最难过的时刻是,妈妈突然对我特别好,因为,那意味着,他们第二天,又要离开家了,又要一年之后,才能回来了。

        ⑫在这行文字下面,她依稀看到几滴泪水的痕迹。

        ⑬她也流泪了。

        ⑭她已经支教三年了。在城里,她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儿子。每次离开城里的家之前,她也念念不舍,她觉得自己亏欠这个家太多,尤其是对儿子。所以,每次,离开家之前的那一天,一向粗线条的她,也都会对儿子表现出特别温柔,特别细致,特别耐心,恨不得把对他所有的爱和牵挂,都留下来。也许,儿子也特别害怕自己突然对他那么好吧?

        ⑮她突然无比想家。她给老公打了个电话。夜已深,儿子已经睡着了,她让老公将手机放在儿子的面前,她听到了细微的鼾声。那一刻,她泪流满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城关镇郁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