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

    下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w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检测(原卷版)
  • 2. 课内文言文阅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w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检测(原卷版)
  • 3. 比较阅读

        【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 , 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郁离子·僰人舞猴》

    【注释】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②伫:站立。 ③佁然:静止貌。

    ④褫(chǐ):剥去,脱下。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w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检测(原卷版)
  •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B: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三国志》等。
    C: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领袖,还是诗人和书法家。他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D: 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广西地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 5.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山朗润起来了。

    朗润:

    ②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酝酿:

    ③唱出宛转的曲子。

    宛转:

    舒活舒活筋骨。

    舒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 6.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闹”字改为“飞”字好不好?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 7. 第3段共四个句子,各是从什么角度描绘春草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 8. “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的《》,它的上句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 9.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步(sǎn)     委(qu)     过(áo)
    B: 淡(nóng)    芽(lèn)    水(pào)
    C: 树(sāng)    垫(pū)     起(bèi)
    D: 一时(shà)   分(qí)     粼(lín)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语文试题
  • 10. 下列各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B: 田里的冬水也汩汩地起着水泡儿。
    C: 树枝上的嫩芽儿也蜜了。
    D: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拗过了一个严冬。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