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略无处      阙:

    ②虽乘御风   奔: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斯辰学校2017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京的春天

           ①北京的春天很美,但却很短。

           ②我的等待穿越了漫长寒冷的冬季,直至春天的到来。

           ③北京的春天似乎来得有些唐突,昨日还硬朗的风,今天就轻柔了许多。托起草儿的脸,轻轻触摸,放开手就是一片绿茵。昨天还是星星点点,今天就已花满枝头,春天的脚步就是这么任性。再看路边地上的土,松软起来,周围的树木花草在春风中摇曳着,仿佛洋溢着鲜活充盈的气息。北京的春天来了,于是赶紧融入其中,追随春风一同跳起欢快的舞蹈。

           ④我喜欢用      来寻找春天。在北京,当春天来到的时候,会有一种特别的气息,我一直未寻找到合适的词来描述,只好借用朱自清先生的话,叫做“新翻的泥土气息”。

           ⑤我喜欢用      来体会春天。我只觉得在北京,春天里的晨钟暮鼓,风动鸟鸣,都会给人带来欢快和愉悦。

           ⑥我喜欢用      来领略春天。有一首歌这样唱:“春风吻上我的脸,告诉我现在是春天。”吻中包含着的柔、轻、软、暖等正面的感觉,都能在春天里找到。在北京,春天会让人的所有细胞都活跃起来,敏锐、多情、活泼、欢愉。

           ⑦我喜欢用      来感受春天。北京城里道路两侧会在你不经意中冒出点点红、白、黄、绿,多情的柳树静悄悄地吐出嫩芽,仿佛一根根浅绿色的丝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一切无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春天气息。

           ⑧北京的春天生机勃勃,柔和的春风拂着细细的柳丝,远近的桃花开了,粉粉的、一片片、一簇簇。长安街红墙边的白玉兰吐露着春天的气息,无声绽放。昨天才发现刚刚冒出花骨朵儿,今天再见,就如玉如璞,露出湿润洁白,仿佛青春期的少女,几日不见,就丰润饱满,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⑨儿时曾经居住过春城昆明,反而难得体会到春天的珍贵,因为春城四季如春,生活在春城的人们无时无刻不沉浸在春天般的温暖和喜悦之中……而在北京却大有不同。整整一个冬天积聚的苍凉与寒冷,在短暂的瞬间挥然而去,天高、云淡,鸟儿如心灵放飞一般展翅在空中游弋,看绿色风景,闻沁脾芬芳,这是多少人心中的夙愿。

           ⑩春天似乎也格外善解人意。每当她来到北京城总是显得十分慷慨,把明媚的春光尽情洒满大地,把盎然的春意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北京的春天格外匆忙,当人们还来不及细细品味,仔细领略美丽的春色时,就只见花落点点,漫天飞扬,春光悄悄离去,盛夏就高调地为京城带来浓绿。

           北京的春天很短,但是很美。

                                                                                                                                                                                                    (本文有删改)

    文章第④到第⑦段,作者分别从哪些感官角度来描写北京的春天的?请结合相应段落的内容,将④到⑦段首句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④我喜欢用来寻找春天。

    ⑤我喜欢用来体会春天。

    ⑥我喜欢用来领略春天。

    ⑦我喜欢用来感受春天。

    结合语境,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赏析下列句子。

    ①北京的春天似乎来得有些唐突,昨日还硬朗的风,今天就轻柔了许多。(谈谈你对“唐突”的理解)

    ②昨天才发现刚刚冒出花骨朵儿,今天再见,就如玉如璞,露出湿润洁白,仿佛青春期的少女,几日不见,就丰润饱满,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从修辞角度体会句子的妙处。)

    第⑨段将和北京进行对比,目的是为了突出
    文中第①段写“北京的春天很美,但却很短”,而最后一段写“北京的春天很短,但是很美”,前后呼应,内容却相反,这其中分别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北斗之春”共同体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学生学习能力测试试卷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或曰:“食菱须去壳。”

    ②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北斗之春”共同体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学生学习能力测试试卷
  • 4.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迎面走过来一群俏姑娘和小伙儿,打扮的花枝招展的,给人十分阳光的感觉。
    B: 开学伊始,上级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C: 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的追问,北约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辞,继而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D: 整个园林浸沉在一片欢悦的大自然的静谧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北斗之春”共同体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学生学习能力测试试卷
  • 5. 文学常识

    ①史铁生笔下的描述了自己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②《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谁)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

    (朝代)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北斗之春”共同体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学生学习能力测试试卷
  • 6. 下列对《朝花夕拾》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B: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C: 《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恨狗的原因,取了“狗”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狗相似的人。
    D: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原名《》,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在《朝花夕拾》这几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尚文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唐僧,为啥不飞过去

    姜仲华

        ①小时候看《西游记》,心里总有个问题:唐僧取经那么难,其实有好办法呀,孙悟空会驾云,只要背起他,十万八千里,一飞不就到了吗?近日偶读《孟子》,看到有句话: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②“科”是俗语的“窠”,就是坑、洼。孟子的意思是,流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不把坑、洼填满,就不向前流。联想起《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经历,忽然若有所悟:唐僧师徒不飞,原来如此啊!

        ③我豁然明白,唐僧师徒的取经路,像流水一样,遇到的每一个坑洼都填满了,再向前走一步。这是极其注重细节的人生。这每一个坑坑洼洼,都有上天的美意;这些坑坑洼洼,是熬人的苦杯,其实,也正是盛满祝福和营养的福杯啊!如果用巧法省下走哪个坑洼,坑洼里含着的福分和养分,就得不到了。师徒四人一个一个地战胜八十一难,一步一步地走过十万八千里,他们的心如钢铁,在反复灼烧、锤打,抵达西天时,已经不是取经最初的凡铁了,他们脱俗成圣了。

        ④盈科而后进,是一种厚实、沉着的坚守和忍耐;成就的,是不寻常的质地和品格。据说,如今的白酒调酒师,能用酒精、香精、味素,快速调出美味的酒。但是真正的好酒,必须在地下默默无闻地埋藏、发酵多年。

        ⑤韩国围棋大师曹薰铉写了一篇围棋讲座稿,开头有段话,提醒学棋的人:“我以为,与其一心想着要赢棋,倒不如专心下好每一盘棋的每一步,以留内容充实的棋谱。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有正道,围棋的每一手也都有其正确的方向。每一步都尽善尽美的人生是美丽的,围棋也是如此。”曹薰铉“专心下好一盘棋中的每一步”,不正是唐僧师徒扎实无比的取经之路吗?

        ⑥童年读《西游记》,读到的是巧;人近中年,读出的是拙。我为童年的小聪明而惭愧,也明白了,真正称得上美好的事业、真正品质恒久的果子,都来自流水一样的“盈科而后进”的精神啊。

    (选自2015年第1辑《时文选粹》)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第③段运用了比喻的方式证明观点,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请写一句能证明作者观点的格言或诗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一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朝花夕拾》是教材推荐给大家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散文集,喜欢当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朝花夕拾》又名,作者
    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长妈妈所说的“三哼经”指的是什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阶段练习试卷
  • 10. 名著阅读。

    材料1: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胡愈之

    材料2: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材料中的“他”是谁?
    “他”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曾易名为什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斯辰学校2017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