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B: 疫情期间,群众的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C: 加快推行“绿色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是能否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条件。
    D: 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第二单元单元测试
  • 2.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 3.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时间①________能创造伟大的奇迹,②________奋斗让一切皆有可能。当时代给每个人创造机遇时,每个人也在用奋斗托举时代。过去的一年,每个人都无法避及生活的起伏,个人经历与时代大事紧紧咬合,中华文化中的家国同构就这样深深地映射进现实。早已分不清,在一年一度的辞旧仪式上,你我把酒言说的,是个人心绪的小乡愁,③__________________。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对春天的信念,齐心做好迎春的准备,就一定能变春天的期待为秋收的果实。

    依次在第①②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在第③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 4.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将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 5.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母爱的颜色

    方益松

    ①刚搬到这个小区时,常常看见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剃着“阿福头”,走路外“八”字,模样很是滑稽。男孩目光呆滞,说话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②时间久了,我也渐渐知道:男孩,原本有个很幸福的童年。父亲是某私营企业的厂长,属于那种事业有成、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然而,不幸的是,两岁时,一场大病,男孩从此痴呆。再后来,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他们母子俩身上,父亲丢给母子俩一套房子,无情地离开了这个家。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

    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地爬上了她的眼角,头上的白发也依稀可见。白天,她要去街道清扫马路,就把儿子丢给热心的邻居,男孩不哭不闹。我常常看见男孩一个人,在妈妈回家的路口一直等着,无论严寒酷暑。小区里,每个人都很同情男孩。爷爷奶奶们也常常给他一些吃的,或者给他披件衣服。有事没事,大家总要和他拉上几句家常:“妈妈好吗?想不想爸爸?”男孩不言语,只一个劲傻笑,或者回答,妈妈是绿色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男孩的语气才铿锵有力,充满自豪与满足。

    ④听的次数多了,才知道,这不是男孩的随口乱答。可是,男孩为什么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妈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这句话从此就烙入我的记忆。

    ⑤直到有一日,小区里发放救济品,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到男孩家探视。一进门,我才惊奇地发现:室内好多地方,以及家中的每一种电器开关,都被涂上了红绿两种颜色。红色是危险或不可触及的,而绿色则代表安全。比如,饮水机和浴室里的热水器调节阀,开水的那一端被涂成红色,而温水的那一端则涂成绿色;冰箱里,熟食那一格涂成绿色;家中的接线板和低矮的线路,甚至连电源总闸、菜刀柄、墙角,以及家中一切不可触碰的尖锐物体也被涂成了红色。

    ⑥看到我们不解的神色,孩子妈妈对我们说,儿子比较顽皮,分辨能力又不强,所以不是被开水烫伤手臂,就是被刀具割伤手指。后来,自己就试着让儿子远离红色,接受绿色为保护色。正因为如此,家里从来不敢买绿颜色的保温瓶。“可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绿色呢?”我们继续问。“我在想,即使将来真有一天,儿子走失了,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我会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还好好地活着。”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妈妈声音哽咽,眼眶噙满了眼泪。

    ⑦好好活着,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但最起码让儿子的生命之树充满绿色,不会枯萎。这就是一个妈妈对儿子最起码的期待。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也终于知道,男孩为什么总是说妈妈是绿色的了。原来,在男孩的心目中,绿色就是安全和畅通无阻,同时,也代表着妈妈的无限关爱。而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妈妈更是煞费苦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尽可能地赋予男孩所能接触到的物体以颜色,以便让他简单的思维能够懂得远离和逃避伤害。

    ⑧母爱,本无所谓颜色。所谓颜色,就是天下每一个母亲盼望儿女健康成长的拳拳爱心,以及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孩子撑起的那一片广阔的蓝天。

    (选自《儿童文学》,有删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语段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语段二】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 , 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注释】①魏武:曹操。②画地令方:在地上画成方形。③庐:房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 7. 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做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当人生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时候,这种变化更加明显。现在,你走进了初中的校门,你发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发生变化了吗?

    请你选择某一个方面,与小学时进行比较,以《我在变》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 8.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表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 9. 班级举行“有朋自远方来”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读文赏句

    (女)李白说“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友情是穿越时空的永恒思念,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男)杜甫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友情是岁月酝(niàng)______的香甜美酒,沉醉了情谊,唤醒了思想。

    (女)踏着青春的舞步,素不相识的你我,走进一间教室。怎样才能获得一段长久的友谊呢?

    (男)只要我们真诚待人,正确把握即可;反之,友谊则如花一现,稍纵(jí)______逝。

    (合)友谊是无的天地,它多么宽广啊!让我们一起祝愿友谊地久天长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 10. 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

    示例

    渴望

    和平

      大唐清明的政治造就了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安史之乱”却把人们抛入战乱的深渊。杜甫的“,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安宁岁月的美好回忆;岑参的“遥怜故园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寄托了诗人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关心

    好友

      王昌龄被贬龙标,李白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寄托自己对远方朋友的关切和挂念。

    思念

    家乡

      思乡是萦绕在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仰望茫茫苍穹,轻吟“”(《天净沙·秋思》),那一刻,西下的残阳更映衬出游子的孤独;站在小舟之上,高唱“”(《次北固山下》),那一刻,鸿雁成了传递乡情的信使。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评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