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

    作为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

    《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来调侃和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修养,让这种文化诉求,文化修养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练习题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九十
    寒暑
    杂然相
    置土石
    而不平
    曾不能毁山之一
    固不可
    我之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练习题
  • 3.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 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 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练习题
  • 4. 你的语文老师要在班里组织“追寻人类起源”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请你担任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如果在下面的情境里,你会怎么说?
    当老师找到你,希望你来主持这次展示活动时,你会对老师说:
    作为主持人,你要为这次活动作一下总结,你会这样总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练习题
  • 5. 阅读

    父亲告诫我的“大”与“小”

    李丹崖

    至今,还记得高三复读的日子。那时候,到处租房子,为的是能给身为复读生的自己找一个容身之处。人人都说一穷二白是学生,那时候哪有什么钱呢,经过在校园附近为期三天的“排查”,我终于在一对老夫妇家里找到了一间屋子。

    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租金,我找的这间屋子确实很小,小到只能容下一张1.2米的床铺,外加一张还要紧挨着床放的桌子。

    房子租好了,定金也全交了,带上父亲去看我租的房子时,父亲毫不犹豫地赔了那对老夫妇双倍的定金,当即就帮我打包好行李,领着我从那里出来了,说:这房子,我们不租了。

    出了老夫妇家的门,我问父亲:不是好好的吗,怎么不租了?

    父亲斩钉截铁地回答我说:住这么小的屋子,久了总该会憋出病来,即使憋不出病来,长期下去,人的心胸也会受到影响,日趋狭隘了,那时,还谈什么考大学?

    就这样,屈从于父亲严威下的我带着很大的疑惑换了一间将近__平方米的大单间。高考那年,我顺利考上一所重点院校。

    不久,我揣着一本大红的录取通知书,买了一张上铺卧铺票,坐上南去的列车。那晚,我一夜没睡着,不是因为赶赴大学生活怀揣着满腔的新奇,而是因为上铺车顶的压迫感,让一时间无法适应的我感觉脑袋都要炸掉了。所以,那一宿,我只好呆呆地在卧铺车厢的过道里坐着,直到列车到站。那一次经历,让我突然领悟了父亲为什么不让我租住小房子的道理。

    大学,是在城市的城乡结合部。课外闲下来的时光,我经常坐公交车去市里购书,当然了,更多的还是闲逛。

    父亲不会发短信,常常是三两个星期便给我来一次信。信中,他每每嘱咐我:我们来自小城市,凡事不要逞能,不要夜郎自大。

    每每,我读到父亲写给我的信,再回想高三复读时竭力要给我租住大房子的父亲,总感觉他们判若两人。人人都说,大学是表现自我的时候,父亲却让我“偃旗息鼓”,甚至是“忍气吞声”,我很不能理解。

    有一次,我带着很大的疑惑给父亲回了信 , 把我对父亲观点的不满写了整整两页纸。

    那次,父亲没有回信,一直没有。后来,父亲很少再给我写信,只是邮寄了一本著名作家米沃什的回忆录给我。当时的我正在忙着享受痛快淋漓的大学生活,哪有工夫看思想如此深邃的书,于是随手便丢在床头。

    就这样,一晃六年过去了。毕业出来,米沃什的那本书也随后被转移立在了家里书橱的一角,我仍一直未碰过它。直到前不久,家里的宽带突然断了,闲得慌,于是我只好从书房里翻出来读。读到米沃什在回忆录写的一句话时,我突然想起大学时自己曾瞒着父亲和室友做起贩卖自来水笔的生意,结果分文没赚到,反被骗了近两千元时,还有一门科目亮了红灯,瞬间热泪盈眶。不是心疼,而是触到父亲在我上大学时的良苦用心,我为自己当时的乖戾和叛逆感到深深的不安……

    米沃什在回忆录写的那句话是——“一路走来,我已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庆幸的是,我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仍保持着自己身为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并为此深以为荣……”

    (选自李丹崖《不出鞘的心灵》)

    开始,在租房子上,“我”和父亲的出发点有什么不同?
    画线句中的两个“很大的疑惑”所指相同吗?分别是什么?
    “那次,父亲没有回信”和“后来,父亲很少再给我写信,只是邮寄了一本著名作家米沃什的回忆录给我”的原因是什么?
    “我”回忆上大学时的那次贩卖自来水笔生意的失败经历,有什么用意?
    怎样理解文末引用的米沃什的那句话的思想内涵?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练习题
  •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乌夜啼

    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 , 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注】①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此词是其亡国入宋后所作。②帘帏(wéi):指帘子和帐子。③欹(qī)枕:指头斜靠在枕头上。④醉乡:指人醉酒时神志不清的状态。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
  • 7.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甚矣,汝之不惠
    B: 曾益其所不能
    C: 往之女家
    D: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平凡的校园一隅、偏僻的小路尽头、简陋的街头小摊,每日经过它们,你留意过吗?在这些不被人们注意的角落,往往也有温暖的故事、美好的人情、动人的画面和精彩的瞬间,那一幕幕让你惊讶、喜悦、感动,甚至震撼。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含义,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书写工整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
  • 9. 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客观地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邓发、林伯渠、徐海东等。
    C: 阅读《昆虫记》时我们能发现,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各个角度展开描述。
    D: 鲁迅认为《昆虫记》是一部既有趣又有益的书。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金蜂“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
  • 10.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 ,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节选自《管晏列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