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后面的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               )
    ②窥谷忘                   (               )

    翻译下列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

    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默写填空
    (1)待到重阳日, 。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
    (5)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6)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7)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8)兴,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9)何夜无月?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0)青树翠蔓, 。(柳宗元《小石潭记》)
    (11)留得青山在, 。(课外积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小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写得生动形象,请你加以赏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4.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画面。

    “心远地自偏”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那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节点。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

    请以《走过那个拐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③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质量评价作业
  •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汉字起源】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
    ① 摘 ②开采 ③搜集 ④选取 ⑤精神;神色
    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            , 理由是           

    【汉字风采】
    请任选一句,说说下列诗句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我选         句,“采”包含的情味是                              

    【汉字传承】
    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杭州,一座烟雨江南之城。她的美,美在湖光山色,美在诗情画意。

    苏东坡在此为官,心百姓,一心为民,把西湖当作第二故乡;林和靖在这里“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清高自适,拋却了尘世的□(xuān)嚣,找到了心灵的慰藉。黄公望钟情山水,创作了精美绝□(Iún)的《富春山居图》,备受世人推□(chóng);李叔同在西子湖畔,世离俗,一心向佛,慈悲为怀。杭州寄托着中国文人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望。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质量评价作业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北方的雪
    高源
    ①下雪了。
    ②这是北方的雪,下得很大,寿命很长,长得像长白山的梦,长得让兴安岭的大森林开几个月的梨花。
    ③铺天盖地的大雪,瞬间便染白了北方的一切,给南方人的口头文学丰富了许多传说,许多神话,北方成了寒冷和洁白的代名词。
    ④雪无声无息地飘落着……给小河捎来一面光滑透亮的镜子,给橡树林围起了一条温暖似棉花似羊毛织成的大头巾。森林里的音乐家远走高飞了;几个猎人从雪地上走过,悄手悄脚,只留下两行沉默的脚印。
    ⑤雪是天公送给北方冬季不可或缺的礼物。雪本来并不是来粉饰这世界这生活的,可雪毕竟掩藏了许多陷阱许多沟壑许多垃圾,好似这世界永不存在任何暗算、任何污浊、任何朽败。
    ⑥雪的出身洁白无瑕,白得耀眼,洁得令人陶醉。生活的辩证法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反相成,越是洁白的东西越容易显现出被沾染的黑污,越是容易被黑污沾染。
    ⑦雪是诚实的,却也充满着欺骗,或许是由于人们受现象蒙蔽而自欺欺人。你看雪多像鹅毛多像棉絮,给人们目光的感觉是无比温暖的。可是你不能去触摸,它欺骗不了手感,雪给手指的信号是寒冷是冰冻是战栗。
    ⑧雪的形象和生命往往存在于瞬间,当三月的阳光投射到北方的大地,雪渐渐地化为一池一池的春水。可是雪对自己的死亡一点也不遗憾,它用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去灌溉土地,去滋润五谷,去换取丰收。所以,雪也是无私的,雪是奉献者。

    第②节作者写北方的雪下得大而且时间长,用了一个新奇的比喻:_________以“_____”作比,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长得让兴安岭的大森林开几个月的梨花。”,唐代诗人______以“梨花”代雪,在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出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第⑤至⑦节从三个方面评价雪的是非功过,请分别加以概括。
    ①第⑤节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评论雪的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⑥节从矛盾转化规律的角度,评论雪的缺点在于_______________
    ③第⑦节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说明雪的品行缺陷就在于___________   

    鲁迅《雪》一文的结尾这样写道:“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请你结合本文的结尾一段,说说两位作者仅仅是为了写雪吗?文章中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最欣赏本文中的那些语句,说说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现代文阅读

                                                                                                 《我的母亲》(节选)
                                                                                                              胡适
            家里虽然一贫如洗,但母亲情愿节衣缩食,省下钱来请了一位先生。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选文讲了我的哪两件事?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当我背不出的时候,父亲为什么要打我?

    “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这是为什么呢?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这些词语体现了什么?请赏析一下。
    ①母亲含着泪我上床,轻轻把被窝上,向我额上了几吻。
    ②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读了此文,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严父慈母”的理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综合性学习。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搽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汉字起源】“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
    ①  摘 ②开采 ③搜集 ④选取 ⑤精神;神色  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  , 理由是          

    【汉字风采】请任选一句,说说下列诗句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我选     句,“采”包含的情味是      

    【汉字传承】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闻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闻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图文化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                     
    闻教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闻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