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问题:
    图中确定甲地区与丙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

    图中四位同学的描述与图甲中的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卷(历社部分)
  • 2.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4月下旬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将再次以开放的怀抱,欢迎八方来客,共商国际合作与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一带一路”路线图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从图11、图12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的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季风区/非季风区);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经过的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季风区/非季风区)
    图13中四座城市是“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他们的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列依次是: ;这主要是因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更是标志着它发展到极盛时期。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年郑和船队欲从江苏出发,前往西洋(今东南亚和印度沿岸),他应该选择哪个季节出发最好(夏季或冬季)?请说明理由。
    “一带一路”构想是我国近年来发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最重要的政策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与地区间加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3. 2022年的中国将先后迎来两场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与杭州亚运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所在地形区名称为,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杭州是省的行政中心,与杭州气候类型对应的图是(填字母),判断依据是
    北京和杭州分别位于我国的地区和地区(填地理区域),这两大区域的分界线为,请举例分析北京、杭州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4. 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降水比较少,地表根本没有植被
    B: 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和“旱”
    C: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劳动力资源
    D: 西北地区既有高原和盆地,也有草原和荒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坦头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 5. 下列关于我国两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约两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光热条件
    B: 两地区均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地区
    C: 两地区的交通运输均以水运为主
    D: 两地区农作物单产较高的共同原因是海拔高,气温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坦头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 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B是盆地,C是山脉。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少数民族是族。
    著名的布达拉宫位于市(填图1的字母),连接D、E的铁路干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从图2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成都的气候类型是 。

    成都与拉萨纬度相当,但夏季拉萨却比成都气温低,这主要是因为 。

    拉萨这个城市有“日光城”之称,说明了那里太阳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坦头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 7. 资料一:

    【地理位置描述】

    资料二:

    甲:我看到沟壑纵横的黄土坡,感受到了“土打的窑涮义二宽,夏天凉来冬天暖”的舒适……

    乙:我品尝到正宗甜美的瓜果,骑着骆驼欣赏“大漠孤烟直”的景观。心中升起……

    丙:我乘坐的火车行驶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上,跨越“世界屋脊”,尽情领略着“雪域高原”的神奇……

    丁:我看到了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领略了“天府之围”的富饶,感悟了“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聚落景观定位】

    资料三:

    注:喀什为①区域的重要城市,延安为③区域的重要城市。

    【关注区域发展】

    根据资料一,写出④地的地形区名称,并描述④的相对地理位置。
    根据资料二的现象描述,从资料一地图中把正确的数字序号填入表格。

    现象

    区域

    结合资料三和所学知识,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①、③两地形成资料二中现象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坦头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 8. 家住浙江的小明同学想了解家乡的有关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 浙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东临东海   
    C: 浙江与广东、福建、江西、安徽、上海等省市相邻 
    D: 夏季吹的是东南季风,有些年份会发生台风灾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
  • 9.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读图完成小题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自南向北依次是 (   )
    图中甲省区土地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
  • 10.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1:我国某季节气候示意图图2:浙江传统民居图图3:浙江春耕一幕(农民在插秧)
    判断图1气候现象发生在哪一季节?它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哪一特点?
    解释图1的气候现象对图2民居建筑风格、图3农业生产特色的影响。
    从气候与民居建筑风格、农业生产特色的关系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