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选项中,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
    A: 水源不足
    B: 土壤肥沃
    C: 地形平坦
    D: 交通便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暨阳初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9月月考试卷
  • 2. 下列属于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

    ①渔村——捕鱼

    ②林场——种植

    ③牧村——放牧

    ④农村——伐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水平测试 历社试题卷
  • 3. 下列属于人们常说的聚落的是(    )
    A: 海边的小木屋
    B: 王鹏家的别墅
    C: 地震时难民的帐篷
    D: 浙江省会杭州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水平测试 历社试题卷
  • 4. 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文化联系的是(    )

    ①浙江的教师到新疆支教

    ②舟山的小提琴手到香港演出

    ③舟山的海鲜销往韩国

    ④中医专家、周易学者到新加坡讲学

    ⑤新疆人到浙江卖新疆产的葡萄干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⑤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水平测试 历社试题卷
  • 5. 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主要是(    )
    A: 山地
    B: 平原
    C: 盆地
    D: 高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9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 6. 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 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C: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D: 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9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 7. 中国自然环境差异性大,往往也体现在传统乡村聚落中的房屋建筑上。如我国省的傣族民居,以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悬离地面,以适应的环境;而陕西北部黄土高原的乡村民居要数最有特色。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9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 8. 下列乡村聚落类型及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农村——放牧
    B: 牧村——伐木
    C: 渔村——捕鱼
    D: 林场——种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9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 9. 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    )
    A: 冰屋——北极地区终年寒冷
    B: 窑洞——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气候干燥
    C: 高脚屋——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
    D: 平顶屋——中国南方潮湿多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9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 10. 聚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描述两地不同的民居特色。
    分析造成两地不同民居特色的自然原因。
    综合上述两小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9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