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与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共同之处有(   )

    ①建造房屋,定居生活    ②磨制石器    ③种植水稻    ④饲养家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 2.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举行。亚洲47个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文化等领域代表共计2000余人参加大会相关活动,形成了一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务实举措和合作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亚洲文明发源地

    材料二:原始居民房屋示意图

    材料一所示A,B,C三地能成为古代亚洲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它们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几个文明的发源地有什么共同特点?
    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远古居民房屋?如果你去图二中的远古居民房屋中作客,他们会用什么主食款待你?
    人类早期文明独立产生、交相辉映,但我们也从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发现一些共同现象。请写出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精彩篇章。回顾辉煌的历史,面向美好的未来,请你为亚洲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8-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
  • 3. 居住在下图房子中的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 水稻
    B: 高粱
    C: 玉米
    D: 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原始的农业聚落
  • 4.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地区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原始的农业聚落
  • 5. “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和粟的种植是远古人类生活史上史无前例的飞跃,你知道我国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什么人吗?(    )
    A: 元谋人、北京人
    B: 元谋人、半坡人
    C: 河姆渡人、半坡人
    D: 河姆渡人、北京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原始的农业聚落
  • 6. 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足。考古学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浙江余姚发现河姆渡遗址。下面描述中哪项与河姆渡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情况相符。(    )
    A: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
    B: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水稻
    C: 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
    D: 干栏式建筑、种植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原始的农业聚落
  • 7.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原始的农业聚落
  • 8. 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的时候,重点提到了“黄河流域”、“粟”、“彩陶”“半地穴式”。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原始的农业聚落
  • 9. “这里的房子都没有窗户,由于时间久远,房屋都看不见了,但他们建造房屋时留的柱洞、灶洞、门槛,以及半地穴式的结构都还清晰可见。”材料中的“这里”是(    )
    A: 北京周口店遗址
    B: 元谋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原始的农业聚落
  • 10. 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河姆渡人的干栏或建筑复原

    A: 生活习惯
    B: 自然条件
    C: 生产工具
    D: 劳动技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原始的农业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