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    )

    A: 胡夫
    B: 法老
    C: 维尔西
    D: 汉谟拉比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古代埃及(同步练习)
  • 2.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历史的变迁。有一建筑历经四、五千年而不毁,见证了古代埃及文明的悠久和辉煌,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首。它是(    )

    A: 泰姬陵
    B: 金字塔
    C: 圣索菲亚大教堂
    D: 雅典卫城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古代埃及(同步练习)
  • 3. 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罗马法》
    C: 《拿破仑法典》
    D: 1787年宪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课 第2课时 古代西亚国家 同步练习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最早的“埃及人”出现在约公元前4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非洲东北部,约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前5000年,人们便逐渐聚集到尼罗河两岸生活,主要从事渔猎和采集。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和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出现了独立的奴隶制小国。为了争夺土地、水源、人口和财富,各小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经过长期不断的兼并战争,埃及出现局部统一的状况,即在埃及南部的上埃及王国和北部的下埃及王国。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王国逐渐强大,其国王美尼斯通过一系列征服战争,最终实现了上下埃及的统一。

    材料二:埃及的农田每年有3到4个月被尼罗河的洪水淹没。当洪水退去后,留下了肥沃的河流淤泥,耕作于是开始了。先用牛拉着犁将田犁两遍,将沉积的泥土犁松,然后才能播种,再让牲畜将种子踩进土里。种植的庄稼包括小麦、大麦、亚麻、水果,以及洋葱、大蒜、色拉菜、豌豆、小扁豆及菜豆等蔬菜。农田的灌溉利用截水沟(一些小沟渠,有水道通往尼罗河取水)和“桔槔”——一种可将水从河里舀到田边集水沟的配重水桶。

    材料三:埃及贵族喜欢奢华的享受。他们使用战车、猎狗,甚至驯服的猎豹结队捕猎禽鸟、鳄鱼、河马和狮子。为了取乐,他们还发明了钓鱼。为庆祝生日、结婚或宗教节日,他们常常会举行盛大华美的宴会。他们请来厨师,盛装打扮,举杯畅饮,并观赏乐师和舞者的表演。体育活动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娱乐方式。拳击和击剑广受欢迎,此外,新法老登基时一般都会举行环绕金字塔的赛跑比赛。

    材料四: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发明了莎草纸。它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如质轻、便宜、易造、耐用,可卷折和便于运输等,于是得以大批量生产,在近4000年的时间内,是最受欢迎的书写材料。古代,埃及是生产莎草纸的唯一国家。近100年来发现的莎草纸中有公元前2700公元900年用十几种文字书写的文件,其中有希腊文、阿拉伯文、埃及文、科普特文、拉丁文、阿拉米文和希伯来文等。埃及是我们今天了解的记载最丰富的古代文明,这要归功于莎草纸,它不仅传下来了埃及文明本身,而且保存了其他文明。传播文明不能靠口口相传,所以作为介质的纸就成为文明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媒介。因为埃及的莎草纸有上述的特点,它很容易就扮演了埃及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角色。

    根据材料一回答,最早的“埃及人”出现在哪一地区?

    实现埃及统一的国王是哪位?

    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古代埃及在哪两方面的情况?

    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古代埃及(同步练习)
  • 5. 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自身独特的国家特色。与“西方文明的摇篮”、“种姓的国度”、“金字塔的国度”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

    A: 古希腊 古印度 阿拉伯帝国
    B: 古希腊 古印度 古埃及
    C: 阿拉伯帝国 古印度 古希腊
    D: 古印度 古希腊 阿拉伯帝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古代埃及(同步练习)
  • 6.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

    A: 埃及文明
    B: 巴比伦文明
    C: 印度文明
    D: 希腊文明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课 第2课时 古代西亚国家 同步练习
  • 7. 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该条款出自(    )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王国
    C: 古代印度
    D: 雅典城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课 第2课时 古代西亚国家 同步练习
  • 8. 当你漫步于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A: 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 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C: 两河流域,拉丁字母文字
    D: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课 第2课时 古代西亚国家 同步练习
  • 9. 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①象形文字  ②楔形文字  ③阿拉伯数字  ④《汉谟拉比法典》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课 第2课时 古代西亚国家 同步练习
  • 10. 与“普度众生”、“功德无量”这些词汇有关的宗教是(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道教
    D: 佛教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课 第3课时 古代印度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