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文物的遗迹中,标志着中国开始迈进文明时代的门槛的有(    )

    ①旧石器    ②古城中的排水管道    ③祭坛    ④象征权力的玉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同步练习
  • 2. 阅读下列料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目前为止,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大型碧玉猪首龙(见下图),周身蜷曲,吻部高昂,毛鬃飘举,极富动感,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中国出土时代最早的龙形玉器。

    材料二: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

    根据所学内容,结合材料一,请你判断红山文化处于什么时期。
    从上面两则材料中,我们能感受到从古到今人们对“龙”的崇拜。你认为中国人为什么崇拜“龙”?
    我们“全都是龙的传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龙”的精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同步练习第八单元 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1)
  • 3. 观察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四个区域,写出它们所处的流域及文明古国的名称。

    A:流域,(国家)

    B:流域

    C:流域,(国家)

    D:流域,(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些文明古国的产生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特点?
    当许多曾经的辉煌离我们越来越远时,有一大文明却始终追随着人类的脚步一直延续至今,它是四大文明中的哪一个?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同步练习(1)
  • 4. 玉琮是下列哪一古人类遗址出土的文物(    )
    A: 半坡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良渚文化遗址
    D: 牛河梁遗址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同步练习
  • 5. 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指(    )

    ①长江    ②黄河    ③珠江    ④黑龙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同步练习
  • 6. 长江流域雨水丰沛、河流密布,远古时期此处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小麦
    B: 水稻
    C: 粟
    D: 玉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同步练习
  • 7. 下列关于在黄河流域发现距今约5000年的古城遗址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由城墙围起来

    ②城墙是城市的管理边界

    ③城墙是城市的防御设施

    ④城里分布着住宅区、手工业区、墓葬区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同步练习
  • 8.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的文物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及出土国家和地区吗?
    你能说出图中的文物精致在什么地方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同步练习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困扰着长江,使长江染上了两大重病:面呈黄色——富含泥沙;性情暴躁——洪水泛滥。同黄河流域一样,植被的严重破坏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几个文明之一。同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印度文明一样,我国……发生的文明也是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它们共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世界历史》

    文中提到的中华文明的两大发源地是什么?
    这两个地方成为中华文明发源地的相同原因是什么?
    读了上述材料后,结合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谈一谈你的感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同步练习
  • 10. 下图是我国甘肃附近出土的竹简,因多为汉代竹简,故称居延汉简。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为什么当时人们的书写不写在纸上,而要写在竹片、木片上?
    为什么这些竹木简能成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同步练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