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主张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匹配正确的是(    )
    A: “兼爱”、“非攻”——老子
    B: “仁”者、爱人——墨子
    C: “无为”、“仁政”——孔子
    D: “民贵”、“君轻”——孟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 2. 有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思想流派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选项

    第一步

    第二步

    A

    提出庄子是道家创始人的观点

    找到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观点作证据

    B

    提出孟子是儒家创始人的观点

    找到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观点作论据

    C

    搜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等相关史料及教育言论

    得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结论

    D

    查阅到孙膑“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等相关史料

    得出孙膑是兵家鼻祖的结论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希望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历社部分)
  • 3.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产生 相关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度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希望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历社部分)
  • 4. 历史推论离不开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 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 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全国统一
    C: 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 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秦权铭文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 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

    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历史史实?
    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具体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出土文物在历史研究中对文献资料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学终,至四书。……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于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三字经》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中国通史》

    指出材料一所渗透的儒家主要思想。
    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
    请列举正反史实各一例,印证“行仁政而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的重要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 7. 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   )
    A: 交纳租税
    B: 治理郡县
    C: 镇守疆土
    D: 监察百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 8.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 齐桓公“尊王攘夷”最先称霸
    C: 战争连绵不断,分裂趋势加剧,阻碍历史发展
    D: 新兴地主出现,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岭市团队六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历社部分)
  • 9.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塑造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

    材料一: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引起了许多争论,这天有一群学者就当前局势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摘录了其中两位的观点:

    A:“从春秋以来,战争就没有什么正义和非正义的,大家应反对一切战争,统治者应以‘仁政’治理天下。”

    B:“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兼爱","非攻"。反对战争,但也不能说所有的战争都是不对的,对那些正义的战争我们应该支持,而反对侵略战争。”

    材料二:洛克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公元前477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艳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到洛克干农活,但他依然很愿意去参加。洛克的妻子艾伦和仆人也想跟在后面去公民大会瞧瞧热闹,却被洛克臭骂了一顿,妻子只好作罢。

    材料三:德国法学家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

    请你判断他们分别代表了哪家学派的观点,并各举一位代表人物。
    材料反应的是雅典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简要评价这一制度。
    材料中所说的“第三次征服世界”的是什么法律?对后世有何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岭市团队六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历社部分)
  •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农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授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材料一、二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这两次改革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涉及的改革内容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岭市团队六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历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