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中国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诸子观点

    体现的思想(主张)

    所属学派

    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家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强调“法治”

    习近平曾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勤政为民的重要性。他借鉴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请列举正反史实各一例,印证“行仁政而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的重要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八校联谊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编制年代尺】

    材料一:我国王朝更迭示意图(部分)

    【收集史料】

    材料二: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材料三:“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干藏有《诗》《书》败家语者,皆诣守慰杂烧之……”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愎自用,贪于权势等”460各儒生方士在咸阳被坑杀。

    【整理史料】

    自古以来人们对秦始皇评说不一。为了学会正确评价秦始皇,八(1)班同学们从不同途径收集了有关史料。整理如下:

    ①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②实行陶片放逐法③制定车裂等十多种死刑。

    ④设置刺史制度⑤要农民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④中央设置公民大会和元老院⑦建立了秦朝行政体系

    ⑧⑨……

    图中的①、②、③处应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从①到③反映了我国社会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材料一中的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诗歌歌颂了他的哪一伟大历史功绩?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你谈谈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评价)?
    【论从史出】A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暴君。你认为上述哪些材料能够论证这一观点?

    B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相关史实来论证说明这一观点(至少两个角度以上)

    结合上述,请你用一句简练的话来评价秦始皇,并谈谈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八校联谊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3. 历史上的变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大化二年,孝德天皇发布《田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田令》

    “管仲相桓公”发生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记载了哪一次变革?根据材料概括“商君”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该规定出于日本的哪一次改革?上述措施对日本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上述三次变革对我国国家建设有何借鉴之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八校联谊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4. 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社会陈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稠州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学力检测试卷
  • 5. 周王朝的王位明确规定只传长子,而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古代的(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礼乐制
    D: 井田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考试试卷32(历社与社会部分)
  • 6. 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让我们知道了哪位诸侯争霸的历史(    )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考试试卷27(历社与社会部分)
  • 7. 唐代李颀有诗曰,“……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与诗句内容相关的是(    )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诸侯争霸
    D: 丝绸之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考试试卷23(历社与社会部分)
  • 8.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 皇权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 三公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考试试卷21(历社与社会部分)
  • 9. 2016年9月16日,朝鲜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进行第五次核试验,朝鲜的举措最易引起哪位思想家的反对(    )
    A: 孙膑
    B: 老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考试试卷16(历社与社会部分)
  • 10.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
    A: 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 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 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 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考试试卷7(历社与社会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