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张明与爷爷一起去登山望远,登山前张明查阅了下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8

    上图被称为(   )
    甲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是(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月考试卷
  • 2. 泰山主峰海拔1532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二者相对高度为(   )
    A: 10380米
    B: 1 532米
    C: 7316米
    D: 8 380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月考试卷
  • 3.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蓝色表示的是(   )
    A: 平原
    B: 海洋
    C: 山地
    D: 盆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月考试卷
  • 4. 读下边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甲地在向阳镇的方向,海拔为
    假如①②两条虚线中的其中一条代表小河,你认为是哪一条?谈谈你判断的理由。
    乙地是向阳镇新建的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有人计划在此投资兴建化工厂。你觉得镇政府的正确做法是什么?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平湖杭州湾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试卷
  • 5.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冬菜篮子”,也是我国最大的“南菜北运”生产基地,每年冬春季节,南菜北运正当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图

    根据图3判断,城市A为,百色的蔬菜通过货物分销运到的省级行政区中,最北的是
    根据图4,写出右江的流向及判断依据。
    综合上述资料,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成为我国最大“冬菜篮子”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开学考试试卷
  • 6. 西成(西安—成都)高铁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速铁路,桥梁隧道占总路程百分之八十左右,修建异常艰难。读图,完成问题。

    影响该铁路线修建的不利因素主要为(   )
    乘坐该高铁列车,沿线我们可以看到(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开学考试试卷
  • 7. 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中国地形图

    图二: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

    在图一的ABCD四个省份中,既濒临海洋,又同邻国接壤的有,从海陆位置上看,我国是一个的国家。

    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②;③;④

    写出图中E,F,G分别代表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E为第级阶梯,F为第级阶梯,G为第级阶梯,由此可知,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此地势特征对我国的气候影响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8. 下图是两幅图幅相同、等高距相等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D处的坡度比EF处缓
    B: 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 EF处的实际距离比CD大
    D: CD的坡度和EF一样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4月联合模拟试卷
  • 9.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完成小题。

    影响图中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下列符合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有(    )

    ①汉中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      ②山脉以北河湖众多航运发达

    ③西安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大于800㎜       ④山脉以南民居注重通风防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18届九年级历史与社会4月模拟试卷
  • 10. 有一种称呼叫“驴友”,是对户外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爱称。下图为某“驴友”提供的一幅活动区域图,读图,完成问题。

    第一站:进入A地,发现A地的地形类型是,理由是
    第二站:在a、b两条支流中,想选择一条水流较急的河流进行探险,应选择(填字母),理由是
    第三站:探险过程中迷路了,不知不觉走到了乙村,查看地图后,想由乙村回到甲村,路线①和②哪条比较省力?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德县清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调研测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