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研究小组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我国东部某东西走向的山脉两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特征都有明显差异。阅读以下图表,回答问题。

    项目

    一月

    七月

    全年

    气温

    -0.1

    26

    13

    降水

    6.9

    98.6

    656.1

    项目

    一月

    二月

    全年

    气温

    2.4

    25.2

    14.3

    降水

    8.7

    175.2

    963.7

    根据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推测,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
    以下是小组同学收集的有关该山脉两侧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特征的信息,你认为可信的有(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城区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 2. 结合下图,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
    B: 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南北的水陆交通
    C: 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不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D: 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城区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 3. 关于下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
    A: 首都北京位于①平原上
    B: ②盆地沙漠广布
    C: ③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
    D: 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是④盆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城区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 4. 中央台的诗词大会让我们品鉴了生活的美,其实诗词中也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毛泽东在《七律.登庐山》中写“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诗人王之涣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域归来的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据此回答蚊题
    诗词“冷眼向洋看世界”中的“洋”是指(      )
    王之涣与李白诗中所指的“风”据你判断是指(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城区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 5. 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之所以能够吸引眼球,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并不是单纯只讲述美食的纪录片,它是把美食当做一个媒介,通过这个普通的媒介让观众从饮食文化方面去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请回答问题。
    《转化的灵感》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高原的深秋充满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该镜头拍摄于(   )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很多美食是由少数民族的人们创造的。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主食的故事》中提到“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概念,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造成这种“南米北面”区别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6. 从古至今,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不少蕴含丰富地理知识的民谣、谚语或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杜牧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最有可能位于(   )
    白居易所作《游庐山大林寺》一诗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之句,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   )
    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形特征正确的是(   )
    “金刚堤堰卧江中,低作深淘运鬼工。滋润川西成沃土,论功更胜始皇陵。”描述的古代水利工程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7.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了一次“最美中国”活动,评委会最终选出了114个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地势有三个台阶,台阶转折处有两条大致由首尾相连的山脉构成的“楞”线。中国最美景观多数分布在两条“楞”线上,……“楞”上多美景,因为“楞”所处的区域“大起大落”,山怒水急。

    材料二:人们从“选美中国”排行榜景观分布示意图中发现: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历史最深厚的地区,美景几乎空白。

    分别写出构成材料一所说的两条“楞”线的山脉名称。
    下列风景名胜区位于材料一所说的两条“楞”线上的是(     )

    ①长江三峡    ②杭州西湖    ③黄山    ④金沙江虎跳峡

    材料一中的“中国最美景观最集中的地方,尤其集中在川滇藏的交汇处”,这一地点位于(地形区),它处于第 、阶梯交界处。
    川滇藏交界处虽多美景,但是旅游业收入却远不如材料二中所说的美景“空白”区域,简要分析其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卷(历社部分)
  • 8. 分析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有(      )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东部濒临海洋

    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卷(历社部分)
  • 9. 2017年春晚,设北京主会场和西昌、哈尔滨、桂林、上海四大分会场,分会场分别展示了“火”、“冰”、“山水”、“国际大都市范儿”四种元素。左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右下图为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哈尔滨分会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舞台展示的是元素,判断的主要理由是
    桂林以“自然山水”作为春晚舞台背景,该地的“水”(有/无)结冰现象,地形以山地、为主,景色优美。
    拥有“国际大都市范儿”的是分会场,它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它的“国际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确定界线甲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图中四个数字序号中,表示黄土高原景观的是( 填数字序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卷(历社部分)
  • 10.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以气候、物候特征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谚语“小暑、大暑,淹死老鼠”即反映了此时期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
    A: 温和多雨
    B: 炎热干燥
    C: 低温少雨
    D: 高温多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卷(历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