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16年12月28日,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沪昆铁全线通车,其贵阳—昆明段在修建过程中最为艰难,其主要原因是(    )

    A: 土质疏松,沟壑纵横,不易固定
    B: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过长
    C: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D: 高原地表,地势崎岖不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 2. 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寻访春天”的路线。据此回答小题。

    四条寻春路线中,能够直观感受到我国地势特点的旅游路线是(    )

    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影响,下列描述恰当的是(    )

    ①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②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东西交通

    ③阶梯之间落差大,有利于形成丰富水能

    ④有利于形成南方、北方不同的景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 3. 读图,回答问题。

    C地区与D地区的分界线是—淮河一线。

    从跨区域角度看,图中流经A,B,D区域的河流是,她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

    素有“高原之舟”的牦牛主要分布在地区,该地区海拔高,被誉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是

    与C,D区域相比,A,B区域经济发展缓慢,请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 4. 某校七年级学生分两组进行“知我绍兴  爱我绍兴”的社会调查活动,阅读下列部分调查成果,回答问题。

    【第一组】该组同学以“绍兴文明探源”为切入点,查阅了《史记•五帝本纪》了解尧舜禹的故事;去印山越国王陵遗址考证相关历史;探访历史学家咨询关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

    分别指出材料中的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和文献资料?

    【第二组】该组同学通过上网查到以下信息:

    请你根据上述图表,分析绍兴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角度)

    该班同学采用了哪些调查方法?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绍兴的发展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 5. 随着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古丝绸之路再次焕发魅力。阅读材料,回答小题:
    图中A的地形区为(    )
    在该区域绿洲上居住的古代人们所创设出的灌溉设施是(    )
    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深入内陆,远离海洋

    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③光照充足,是我国主要的稻米产区

    ④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萧山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6. 阅读材料,回答小题:

    图一中A为(    )
    图一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示意图。其中这里的“季风”指的是(    )
    图二所示季风具有的特点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萧山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7. 为了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渗透到青少年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某校团委决定在全体七年级学生中开展“争当‘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V类水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劣V类水,污染程度已超过V类的水)的监督者”活动。活动要求如下:确定周边一条河流或湖泊作为记录对象,可以是重点治理的黑臭河或者经过治理已见成效的示范河,可以对河流水质等进行检测并开展调查分析,提出意见建议,也可以发掘河流湖泊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开展人文调查等。下面就让我们来撰写调查报告吧!

    来自________河流(湖泊)的调查报告

    确定主题:
    用文字介绍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从气候、地形角度):
    用文字说明河流或湖泊的现状:
    用文字分析河流(湖泊)现状产生的原因(可以从自然、人为角度):
    用文字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萧山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8. 读下面甲、乙、丙、丁四个轮廓图,回答小题。

    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黑龙江哈尔滨的小明,每天北京时间7点上班;新疆乌鲁木齐的小强,每天北京时间10点后才开始上学,这样安排主要是因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9.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特别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寻访中国的路线,即东线(A线)、中线(B线)、西线(C线)和北纬35°线(D线)。图示为《中国国家地理》寻访中国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记者沿A线从广州出发,到达了我国最北的县城,该县与(国家)相邻;当记者到达齐齐哈尔时,发现该地与广州的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导致两地景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B,C,D四条寻访路线中,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线,沿途全部经过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线,途经地区多数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是线,沿途可以欣赏到辽阔的草原、沟壑纵横的高原、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和热带海岛风光的是线。
    读图描述我国的海陆位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10.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根据图1写出我国此季节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根据图2写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成的原因。
    请结合图1和图2,说明图3中划分地理区域的界线A和界线B的主导因素分别有哪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