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指出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要改变,具体内容有(    )

    ①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

    ②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③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四单元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
  • 2.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天翻地覆”的含义是人民解放军(    )
    A: 开始转向战略反攻
    B: 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C: 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推翻国民党政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四单元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
  • 3. 如图所示邮票纪念的事件是(    )

    A: 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B: 封建土地制度的摧毁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四单元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
  • 4.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转移到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四单元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
  • 5. “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师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
    A: 平津战役
    B: 辽沈战役
    C: 渡江战役
    D: 淮海战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 6.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两幅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是(    )

    A: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B: 北平和平解放
    C: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 政协会议北平开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 7. 看到“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事件是(    )
    A: 重庆谈判
    B: 跃进大别山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评试卷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49年,同1949年前的最高年份1936年比,工业整体下降将近40%,近代工业只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l0%。中国的国民总收入只有123多亿美元,人均国民总收入只有23美元,世界倒数第一。

    材料二: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共l54万余人。

    结合以上材料,概述1949年年初中国的社会状况。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哪些重要的决策?
    这些决策对新中国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 9. 有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一大片船只结束。”“大片船只”指的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的千余里战线上,分东、中、西三路进军。20日晚,中路军只用了30分钟就把敌人苦心经营的所谓天险防线’‘立体防线’撕开一个长达10公里宽的口子。”该段记载描述的是(    )
    A: 辽沈战役
    B: 渡江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淮海战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