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两极格局结束后,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华沙条约组织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2.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
    A: 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
    B: 宣告“冷战”开始
    C: 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D: 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3. 二战后,为防止西欧发生社会动荡,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美国政府( )
    A: 推行杜鲁门主义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扶植建立民主德国
    D: 发动了朝鲜战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4.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 国际联盟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华沙条约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5. 2016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时表示,他跨越历史和意识形态的阻隔、伤痛与分离的藩篱来到古巴,意在埋葬美洲大陆最后一丝“冷战残余”。对奥巴马所说的“冷战”认识错误的是( )
    A: 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
    B: 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
    C: 是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纷争
    D: 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6. 2016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时表示,他跨越历史和意识形态的阻隔、伤痛与分离的藩篱来到古巴,意在埋葬美洲大陆最后一丝“冷战残余”。对奥巴马所说的“冷战”认识错误的是( )       
    A: 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
    B: 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
    C: 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纷争
    D: 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7. 如图漫画所反映的政策是( )

    name83175959983e2e6fc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冷战”政策
    D: 闭关锁国政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8. “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要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这一评论直接针对美国的( )       
    A: “军事结盟”政策
    B: “冷战”政策
    C: “科技立国”政策
    D: “门户开放”政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9. 当前,美日拉拢一些国家极力遏制中国,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的延续。美国实施冷战政策开始于( )       
    A: 北约组织的建立
    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D: 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10. “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曾经这样形容美苏“冷战”:“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那么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