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期间,苏联的状况是(  )       

    A: 颁布新宪法
    B: 正在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C: 斯大林模式完全确立
    D: 同时出现经济大危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六)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
  • 2.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 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 与美国军备竞赛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 西方的经济封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六)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
  • 3. 1990年苏联政局动荡的直接表现是(  )

    ①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 ②国民经济大滑坡 ③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裂严重 ④苏共党内斗争日趋尖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六)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
  • 4. 下列苏联领导人中,先后把经济和政治作为改革重点,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是(  )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六)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
  • 5. 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按次序对应分别是(    )

    A: 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 理想到现实、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C: 空想到科学、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
    D: 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想到现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六)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
  • 6.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德国实现统一”、“克里姆林宫上空的旗帜悄然落下”。以上史实反映的实质是(   )       

    A: 集权管理制度的崩溃
    B: 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C: 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
    D: 国家版图发生了改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六)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
  • 7.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十月革命 
    B: 匈牙利事件
    C: 东欧剧变
    D: 苏联解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六)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
  • 8. 俄社会舆论基金会前不久所做的民调结果显示,超过60%的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近60%的人认为,苏联解体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历史已经按它的轨迹走到了现在。从苏联的解体中,我们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是(    )

    ①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防止西方“和平演变”   ④必须搞好经济建设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六)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
  • 9.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了自己”发生在  (    )       

    A: 新经济政策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D: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六)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
  • 10. 20世纪30年代,领导人民将苏联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的是(  )       

    A: 列宁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六)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