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687年出版的一部科学著作中,提出了“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部著作是(  ) 
    A:   《物种起源》
    B: 《物体惯性和能量的关系》
    C: 《阿基米德全集》
    D: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22世界历史(模拟训练)
  • 2. 列宁曾评价:17世纪,他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 
    A: 伏尔泰
    B: 达·芬奇
    C: 牛顿
    D: 莎士比亚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22世界历史(模拟训练)
  • 3. 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和哲学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  )
    A: 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B: 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 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
    D: 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22世界历史(模拟训练)
  • 4. 16 世纪,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以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 19 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 
    A: 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 教会失去原有权威
    C: 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 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22世界历史(模拟训练)
  • 5. 北京冬奥会的全息舱里,“云任意门”把国际奥委会主席瞬间移动了1300公里。比赛场里,云端实时合成“子弹时间”让观众能慢放动作细节,第一时间看清冰场“黑手”;直播间内,“冬冬”AI数字人介绍着冬奥特许商品。以上技术反映了(  ) 
    A: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B: 生物技术的突破
    C: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D: 航天技术的进步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模拟训练)
  • 6. “谁能举起真理的火炬?……从落地的苹果到天上飞行的彗星;从纸上的二项式定理到射入房间的一道阳光。  ▲  如一座灯塔,将人们带出无知与迷茫。”这段颁奖词中的“  ▲  ”应填写的名字是(  ) 
    A: 达·芬奇
    B: 牛顿
    C: 达尔文
    D: 爱迪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模拟训练)
  • 7. 经过了长达20年的准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终于在2020年7月31日正式开通。实时导航、快速定位是卫星导航系统最基本的功能,除此之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具有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三大.特色功能,将为国内以及全球提供多样的服务。回答问题。
    这表明我国(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①原子能技术②空间科学技术③生物工程技术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九下第七、八单元
  • 8. 科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七单元聚焦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第四课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
  • 9. 科技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来5G网络的传输速率可达10Gbps,这意味着手机用户在不到1秒时间内即可完成一部高清电影的下载。除了支持手机和平板电脑外,5G网络将还需要支持可佩戴式设备,例如健身跟踪器和智能手表、智能家庭设备如鸟巢式室内恒温器等。

    面对5G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正在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拥抱5G,致力于企业的转型和技术升级,全面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数字化时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机会,也对网络安全性提出很高要求。未来,城市和数字经济都将依赖网络安全。我们要充分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制定实施网络空间的规则,并把规则应用在生活中。

    材料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表明,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30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而进入21世纪,已缩短至2-3年。

    材料一反映人类进入了哪一时代?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5G技术将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告诉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网络技术的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说明人类进入第几次工业革命?
    结合知识的重要性,谈谈材料三给我们的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七单元聚焦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第四课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
  • 10. 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我们当前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②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在数字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③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④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开始崭露锋芒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七单元聚焦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第四课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