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解放,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
    A: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
    B: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C: 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D: 1999年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学区两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联考试卷(历社部分)
  • 2. 2021年国庆期间热播的电影《长津湖》所取材的史实是抗美援朝战争,下列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

    ②中国出兵作战的目的是为了援助朝鲜,保家卫国,巩固新生政权

    ③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赴朝鲜作战

    ④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四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独立作业试卷
  • 3.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摘自《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报告》

    材料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是。

    材料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经验不多,照植“苏联模式”,实行的制度出现偏差,犯过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错误……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拉开序幕。此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运用20世纪五十年代的史实,说明共产党为实现材料二中的预定目标在经济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二的史实确立了我国哪一政治制度?
    能否正确认识国情,对于确定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解决所处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请综合材料三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分层论述,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四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独立作业试卷
  • 4. 下列成就中,按取得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③籼形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④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四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独立作业试卷
  • 5. “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表述的是(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四单元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
  • 6.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 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中国统计年鉴(1983)》

    材料二: 1957 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5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材料三: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材料四:下表内容出自《人民日报要论选》阅读表格:

    时间

    社论标题

    1957年12月12日

    《必须实施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1978年12月23日

    《把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2017年10月18日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有人认为:“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事业的成败”,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反映的史实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请你为2049年10月份某-天的《人民日报》拟写一条社论标题并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联盟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测试试卷(历社部分)
  • 7.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着力推行三大改造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_历史与社会_中国现代史_社会主义建设时期_中共八大
  • 8. 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是( )           
    A: 在本世纪末,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 15年内赶超英国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_历史与社会_中国现代史_社会主义建设时期_中共八大
  • 9. 下面年代尺上标注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选项中高度概括中共八大的重要历史意义的是( )

     

    A: 高举旗帜
    B: 伟大转折
    C: 生死攸关
    D: 良好开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_历史与社会_中国现代史_社会主义建设时期_中共八大
  • 10. 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 )           
    A: 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B: 为我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C: 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在思想上作了准备
    D: 把全国人民和全党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_历史与社会_中国现代史_社会主义建设时期_中共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