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64年10月17日,美国的一家通讯社惊呼:“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该通讯社报道的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C: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D: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两弹一星
  • 2.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这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战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项成就是(    )
    A: “两弹一星”的成功
    B: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C: 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
    D: 杂交水稻培育技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两弹一星
  • 3. 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当时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国防实力,我国决定(    )
    A: 研制“两弹一星”
    B: 创建人民海军
    C: 研制航空母舰
    D: 创建人民空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两弹一星
  • 4. 邓小平认为:“这些东西(原子弹、氢弹等)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为“这些东西”献身的科学家代表有(    )
    A: 屠呦呦
    B: 袁隆平
    C: 邓稼先
    D: 王进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两弹一星
  • 5. 某同学在参观新中国科技成果展时看到,新中国从成立初期火柴、铁钉都要进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 新中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
    B: 科学家的辛勤努力
    C: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D: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两弹一星
  • 6. “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静候核武器的爆炸声中度过,没有人比他更懂得,什么叫‘家时’,什么叫计时,为祖国的强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材料中的“他”被为(    )
    A: 党的好干部
    B: 党的好战士
    C: 铁人
    D: 两弹元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两弹一星
  • 7. “他的一抹身影,要向硝烟滚滚的沙漠戈壁讨要。他的一丝芳魂,已在热浪腾腾的研发基地消散。风流人物,今朝难再。两弹元勋,万古可存!”历史课堂上这位同学的致辞是献给下列哪位科学家的(    )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钱学森
    D: 侯德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两弹一星
  • 8. 据央视新闻网报道:自2018年底北斗卫星三号工程建成基本系统、开通全球服务以来,北斗系统运行平稳,经全球范围测试评估,在全球区域定位精度优于10米,在亚太区域定位精度优于5米,满足指标要求。20世纪70年代初,新中国在同一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 “嫦娥”探月工程顺利开展
    B: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多次成功发射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两弹一星
  • 9. 20世纪60年代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一个中国商人的店门外,常被一些歧视黄种人的人倒垃圾,店主怕被警察罚款,每天早晨都要忍气吞声地将垃圾清扫掉。1964年10月17清早,奇迹出现了,他的店门前没有垃圾了。巡警彬彬有礼向他道贺:“先生,从此以后,再不会有人给您添麻烦了”导致材料中奇迹出现的原因是(    )
    A: “神舟五号”飞船上天
    B: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两弹一星
  • 10. 按照计划,我国将于2020年左右实施空间站的建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正式加入“太空俱乐部”的标志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翟志刚太空漫步
    D: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两弹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