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举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三大改造
  • 2. 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实质是(    )
    A: 改变分配方式
    B: 改变经营方式
    C: 改变用人方式
    D: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三大改造
  • 3. 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
    A: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 建立股份有限公司
    C: 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D: 转变为国营企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三大改造
  • 4.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手工业的改造通过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三大改造
  • 5.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生产资料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三大改造
  • 6. 下列表格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是(    )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A: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三大改造
  • 7.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1956年底),中国农民(    )
    A: 走进了城市,成为了城市居民
    B: 分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C: 失去了刚刚到手没几年的土地所有权
    D: 收入大为提高,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三大改造
  • 8. “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做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
    A: 背景
    B: 目的
    C: 内容
    D: 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三大改造
  • 9. 1956年底,全国96.3%的农户参加了农业合作社,91.7%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99%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该材料表明我国(    )
    A: 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B: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C: 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三大改造
  • 10. “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
    A: 背景
    B: 目的
    C: 内容
    D: 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三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