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
    A: 1952年9月
    B: 1954年9月
    C: 1956年9月
    D: 1951年9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届全国人大
  • 2. 1954年9月,假如你是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会议,经历的活动是(    )
    A: 听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
    B: 通过《共同纲领》
    C: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届全国人大
  • 3.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
    B: 《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届全国人大
  •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开始执行“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 签订了停战协定,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届全国人大
  • 5. 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之间最主要的国际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950年)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材料四:“(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

    在材料一中,当“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时,中国人民反击美国侵略行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材料三体现了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六)
  • 6. 改变了中国旧农村“租子重,利钱高,苛捐杂税像牛毛”这种状况的是(    )
    A: 土地革命
    B: 秋收起义
    C: 南昌起义
    D: 建立革命根据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开学考试试卷
  • 7.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影响很大,这种模式对中国有没有影响?如果有,表现在哪些方面?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2.1.1 《俄国十月革命》练习题
  • 8. “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
    A: 背景
    B: 目的
    C: 内容
    D: 作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19届初中历史与社会毕业升学考试调研测试试卷
  • 9. 中共十九大报告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党的八大也曾对当时的主要矛盾作出分析。对这两次会议理解正确的是(    )
    A: 都根据具体国情作出了正确分析
    B: 都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 都基于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探索
    D: 都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江山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
  • 10. 年画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特征。下图是一幅20世纪50年代初的年画,描绘了农民带着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境。它主要反映了(    )

    A: 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废除
    B: 农民对国家“以粮为纲”的支持
    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D: 人民公社体制的迅速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