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 解放思想
    B: 艰苦创业
    C: 改革创新
    D: 国际主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五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联考试卷(历社部分)
  • 2. 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华国锋、叶剑英
    B: 邓小平、毛泽东
    C: 周恩来、贺龙
    D: 彭德怀、刘伯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文革十年)
  • 3.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 
    A: 邓小平
    B: 江青
    C: 华国锋
    D: 刘少奇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文革十年)
  • 4.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污蔑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遭到批斗、迫害。这些现象反映了(    ) 
    A: “走私派”企图夺取政权
    B: 民主与法治遭到严重践踏
    C: 没有制定法律
    D: 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文革十年)
  • 5. 天安门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象征,是民族兴衰更迭的历史见证人。下图是1976年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前载歌载舞,举国欢庆的场面。它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北平和平解放
    C: 新中国成立
    D: 粉碎“四人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文革十年)
  • 6.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 
    A: 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进步产物
    B: 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
    C: 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D: 三大改造的继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文革十年)
  • 7. “大跃进”时期的红旗渠被誉为“人工天河”,其干渠和支渠约1 500千米,1960-1969年修建完工,参与民工7万人,先后有81位干部、技工和农民献出了宝贵生命,削平了1 250座山头,开凿了211个隧洞,解决了全县干旱问题。材料反映了(    )
    A: “大跃进”对生态平衡破坏严重
    B: 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
    C: 我国人民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
    D: 我国高指标“左”的错误的泛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文革十年)
  • 8.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大二公
    B: 文化大革命
    C: 三大改造中的不足
    D: “大跃进”运动中过于追求速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文革十年)
  • 9. 1978年2月,华国锋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仅1974年到1976年,全国就损失工业产值1 000亿元,钢产量2 800万吨,财政收入400亿元,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些损失主要是因为(    ) 
    A: 自然灾害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文革十年)
  • 10. 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60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的封锁
    B: 战争的影响
    C: 自然灾害的影响
    D: 文化大革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文革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