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九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 如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 ) 

     

    A: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D: 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九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3. 如图反映了1983—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亿美元)。1990—1995年出现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
    B: 对外开放格局全面形成
    C: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
    D: 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形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九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4.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B: 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 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 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九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5. 每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记录了当年国家发展进程中备受关注的焦点,每一份报告都是时代进程的一帧侧写。某中学历史小组对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热点词汇进行了整理和讨论。下列发言与中共十四大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九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 1979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实施的改革方针政策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 )           
    A: 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B: 完全否定计划经济是推行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C: 计划经济体制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唯一标准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九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7. 民营企业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产生的。民营企业的影响不包括( )           
    A: 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B: 壮大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
    C: 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D: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九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8. 关于如图所示的这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B: 缩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C: 实行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
    D: 逐步把大中型企业转化为小型企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九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9.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C: 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 形成了全面立体的开放格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九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 如图是中国某一阶段的国内生产总值折线图,图中折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九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