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我们一般可以分成四个时期或时代。请你完成下列填空。

    例:①-②过渡时期;②-③(时期)。

    ③-④(时期);④开始(时期)。

    教材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前进的。请结合②与③之间的相关史实证明这一观点。
    “这条路”源于哪个历史事件?(填序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习近平总书记这段发言的理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中考复习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
  • 2. 中国对外开放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其中,被誉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 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B: 1985年开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C: 1990年设立的上海浦东开发区
    D: 1992年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中考复习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
  • 3. 对联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C: 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中考复习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
  • 4. 2020年是改革开放42周年,42年前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71362
  • 5. 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在北京召开
    B: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71362
  • 6. 马丁•雅克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开启了一个长达4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其中“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指的是进入(    )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C: 改革开放新时期
    D: 市场经济时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71362
  • 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    )
    A: 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71362
  • 8.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大讨论(    )
    A: 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
    B: 真理标准
    C: 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71362
  • 9. 著名企业家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曾经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是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到的“变”是指(    )
    A: 农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 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三大改造在全国展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71362
  • 10. 老师出示了下面的一幅课件,同学们由此应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

    A: 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
    B: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意义深远的伟大转折
    C: 经济体制改革在广大的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D: 我国逐步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7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