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民的梦想是(    )
    A: 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B: 中央进行经济救济
    C: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D: 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改革开放的起步》同步试卷(第2课时 改革开放的推进)
  • 2. 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 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改革开放的起步》同步试卷(第2课时 改革开放的推进)
  •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从中获得了(    )
    A: 土地所有权
    B: 土地自由买卖权
    C: 生产分配自主权
    D: 加入农业合作社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改革开放的起步》同步试卷(第2课时 改革开放的推进)
  • 4. 下列关于农村改革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前提是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
    B: 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责任制
    C: 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D: 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党和政府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改革开放的起步》同步试卷(第2课时 改革开放的推进)
  • 5.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改革开放的起步》同步试卷(第2课时 改革开放的推进)
  • 6.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基地的是(    )
    A: 浦东
    B: 厦门
    C: 深圳
    D: 珠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六《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同步试卷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

    材料二: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哪几个?
    你认为材料二中邓小平倡导的“深圳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六《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同步试卷
  • 8. 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最主要得益于(   )
    A: 对外开放政策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 深圳人的拓荒精神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六《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同步试卷
  • 9. 下表所列的邓小平的重要讲话,体现的意图是(    )

    1977年7月,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重申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1978年6月,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11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A: 抵制错误,解放思想
    B: 整顿党风,统一思想
    C: 经济改革,主导市场
    D: 力挽狂澜,结束内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江山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
  • 10.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真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决策
    B: 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D: 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诸暨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