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经济学家厉以宁说:“1929年以前的资本主义可以称作‘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本主义’,1929年以后的资本主义可以称作‘混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本主义’,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那么,同理(    )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           
    A: 1956年
    B: 1978年
    C: 1992 年
    D: 2001 年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 改革开放后,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           
    A: 设立经济特区
    B: 实行对外开放
    C: 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D: 国有企业的改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3. 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会议是(    )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4.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5.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外电评论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          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故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下图中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横线上的内容是(    )

    A: “九二共识”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调整三不政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7. 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这些票证能在中国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C: 人们已有多种途径购买商品
    D: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8. 如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C: 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 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           
    A: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B: 发展乡镇企业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了(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