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这是一项意在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措施。自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这项战略措施是指( )           
    A: 东部大开发战略
    B: 科教兴国战略
    C: 人才兴国战略
    D: 西部大开发战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2. 如果我们要为下列一组图片确定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西藏的百年变迁
    B: 各民族共同发展
    C: 重工业成就显著
    D: 新兴工业的崛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3. 作为一个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强民族团结始终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固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稳定的基础,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石。为此,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特别行政区制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4. 2016年3月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409名少数民族代表和2578名各界代表一起共商国是,少数民族代表的参会体现了( )           
    A: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 国家对少数民族精准扶贫的政策
    C: 我国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
    D: 少数民族享有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5. 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A: 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 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 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6. 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A: 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 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C: 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D: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7. “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8.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改革开放
    C: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D: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9. 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A: 内蒙古
    B: 宁夏和广西
    C: 西藏
    D: 新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10. 目前,全国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           
    A: 10个
    B: 8个
    C: 5个
    D: 3个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