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说:“中国在我们当中就坐了属于她的席位,不公正和荒谬的状态结束了。”材料中“不公正和荒谬的状态结束”的事件是(    )
    A: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建交
    C: 中日建交
    D: 尼克松访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二)
  • 2. 2013年5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印度时,发表了题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印两国天造地设,注定终将走在一起。60年前,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    )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多边外交活动的原则
    D: “求同存异”的方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 3. 读图,回答问题。                       
    三幅图片反映的史实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哪一领域做出的不懈努力?其中图二及图三都属于我国在哪一年的重要成果?

    周恩来在图一中的会议上提出了怎样的方针?后来发展成为什么重要的基本准则?
    其中图二被称为“跨越大洋的握手”,请问这一“握手”有何重要意义?
    以上领域在当时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中国、世界各有何重大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二)
  • 4. “世界到底怎么了?”在2017年1月17日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的提问发人深省。国外媒体发出“全球经济界的领导者们好像被阴暗的悲观主义情绪笼罩一样”的感慨。在近一个小时的演讲中,习主席紧扣时代命题,彰显中国智慧,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促全球发展。习主席的发言说明了(    )
    A: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
    B: 我国坚持在互利共赢基础上走和平发展道路
    C: 加强与发展达国家的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D: 我国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规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考试试卷31(历社与社会部分)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截止到目前为止,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共有57个。在成立过程中,美国反对并阻止日、英、法、德、意等国加入(实际五国中除了日本未加入外,其余四国均已陆续加入)。

    材料二:亚投行75%的股权由亚洲国家持有,剩余25%股权由非亚洲国家持有,预测中国将占有股份的比重为所有国家最多。专家指出,中国并不指望亚投行赚钱,“而且还要跟世界银行、IMF竞争,必须给人家优惠。所以亚投行在不赔本的情况下,目的是帮助别国发展。”

    结合当今时代的主题,分析英、法、德等国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亚投行的原因。
    亚投行的成员国应遵循怎样的发展原则才能助力区域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中预测中国股份最多说明了什么?从外交层面来分析专家们的话所包含的道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考试试卷24(历社与社会部分)
  • 6.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G20峰会作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机遇。这表明(    )

    ①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强国之路        ②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有所上升

    ③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④我国积极承办国际会议,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考试试卷19(历社与社会部分)
  • 7.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提出了(    )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 “求同存异”的方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01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二: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一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指出材料二中的会议名称。说说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01
  • 9. 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一封电报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该情报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 参加万隆会议
    B: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抗美援朝
    D: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02
  • 10. 2015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这次活动重温万隆精神,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0多年前,中国代表团的求同存异精神使万隆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当时与会国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分歧主要源于(    )
    A: 国家贫富、强弱不同
    B: 洲际区分差异
    C: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D: 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先后顺序不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