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结合图判断,这一“转折点”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

    A: 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取得外交胜利
    B: 中国代表国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二十五: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
  • 2. 下图为“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图”。据此分析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中苏关系恢复正常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中国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二十五: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
  • 3. 1968年,尼克松还是总统候选人的时候就说:“我们必须不忘掉中国。我们必须不断寻求机会和她谈谈”。他第一次“和她谈谈”的文献成果是( )       
    A: 《朝鲜停战协定》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中美联合公报》
    D: 《中美建交公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二十五: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
  • 4. 下列外交成就,不是在70年代取得的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26届联大通过恢复中国代表权
    C: 《中美联合人报》的发表
    D: 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二十五: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
  • 5.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A: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二十五: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提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后,至今已有57个国家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得到了参会国家的积极响应。

    亚投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主要分布在欧洲、大洋洲和洲,东亚国家中没有成为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是朝鲜和
    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得到了与会亚非国家的一致认可?
    时隔60年,我们为什么还要弘扬“万隆精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3月质量检测试卷
  • 7. 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作用。某校举办新中国外交史图片展,其中“外交名人”板块呈现了周恩来总理的外交风采。请你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在图①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引申和发展了哪一外交原则?请加以简要阐述。

    (2)请运用所学知识,为图②反映的外交事件配上解说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

    A: “一边倒”
    B: 不结盟政策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多边外交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各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旧金山会议
    D: 26届联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2011年是周恩来总理逝世35周年,某校同学要编写一期以“周恩来外交成就”为主题的黑板报,以下关于周恩来的活动与评价中,最适合这一主题的应是​(   )

    A: 深明大义──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顾全大局──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争取和平──奔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
    D: 高瞻远瞩──推动中美关系坚冰消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