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两张图片是浙江某地拍到的素材。

    图片1:大手可以伸进去                    图片2:鱼虾不能生存

    材料二: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头,治污水是大拇指,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分别是其他四指,分工有别、和而不同,捏起来就形成一个拳头。

    材料一中两张图片分别反映存在什么问题?并说说这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
    “五水共治”要求我们树立怎样的发展观?坚持怎样的发展道路?该发展战略?
    结合图片一,二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 2. “水是万物之源”,下列你认为体现了保护水资源的做法的有(    )

    ①农田灌溉为滴灌    ②重复循环用水,用洗脸水来冲厕所

    ③节约用水    ④随手关水龙头    ⑤农田灌溉为漫灌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第二课南方地区同步练习
  • 3.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教授欧拉率领研究团队,首次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燃料。这项研究成果有利于(    )

    ①缓解资源短缺                        ② 彻底根治环境污染

    ③跨区域调配资源                      ④ 开发利用新能源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4. 时过境迁,家园的依稀,故土的远去,牵动着人们缕缕乡愁。下面是中学生小楠写的一首《乡愁》,请你品读。

    小时候,乡愁是一朵白云,我在田野里,小鸟在碧空里

    长大了,乡愁是一片绿地,我在高楼里,小草在书本里

    后来啊,乡愁是一滴清水,我在沙漠里,小溪在梦想里

    现在啊,乡愁是一缕空气,我在雾霾里,蓝天在记忆里

    未来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不再有那乡愁的叹息

    你认为小楠愁的是什么?
    你认为如何让妈妈不再有乡愁的叹息?
    你心目中的美丽家园是怎样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2月份H市气质量指数(部分)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PM2.5指数

    180

    240

    195

    340

    395

    398

    304

    注:PM2.5指数0—100优良、101—150轻微污染 、151—200轻度污染、201—250中度污染、251—300中度重污染、301—500重污染。

    材料二:2016年1月1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显示: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5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另据数据测算,在电力生产中,我国火电约占七成,水电、风电、核电占比不足三成;在燃煤发电中,每生产1度电,就要消耗0.4千克标准煤,排放0.997千克的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远高于水电、风电、核电生产带来的污染。

    有人说环境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你如何理解?
    解决材料一所反映的环境问题,需要与解决资源问题结合起来。请结合材料二用PRED的关系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6.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嘉兴市所属各县(市)均列入全国百强县,为实现绿色CDP,各县(市)区纷纷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为此,某校“南湖晚报”的小记者,分头到部分县(市、区)进行了实地采访,以下是采访的新闻报道摘要

    南湖区:通过实施节能灯推广等措施,嘉兴市区路灯年耗电量从1.5亿千瓦时大幅减至3000多万千瓦时,年省电费近亿元,实现了城市绿色照明。

    秀洲区:从源头控制印染污泥,4年总削减率达60%。

    桐乡市:印发《桐乡市公民日常生活“节能减排”小常识》,倡导绿色消费。

    海宁市:采用“反应塔+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净化系统、渗滤液污水处理采用生化技术,海宁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年处理量约为20万吨,年发电量约为5000万千瓦时。

    平湖市:有关政府部门依法查处三家严重排放污水的电镀厂。

    上述新闻材料分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什么社会形态?
    从实施“节能减排”措施的角度,分析上述新闻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节能减排”人人有责,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什么小窍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考试试卷23(历社与社会部分)
  • 7.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嘉兴创建海绵城市的主要意义在于(    )
    A: 实现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B: 努力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发展
    C: 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
    D: 实现城市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考试试卷17(历社与社会部分)
  • 8. 蕴藏我国三分之二以上可开发水能资源的西部能源基地与我国电能消费的集中地区—东部沿海地区距离在800公里至3000公里左右。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加强能源立法
    B: 开源与节流
    C: 跨区域调配
    D: 加大宣传力度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试卷
  • 9. 我国创建“海绵城市”,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各个环节,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创建的主要意义在于(    )

    A: 实现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B: 努力促进城市物质文明的发展
    C: 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地下的水资源
    D: 实现城市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卷24
  • 10.

    读“我国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小题。

    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为了防止该区域环境进一步恶化,该地区必须(    )

    ①清理土壤中的白色垃圾②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

    ③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④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