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22年2月4日恰逢立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进行倒计时,尽显中华文化底蕴。
    立春那天,下列纬度位置离太阳直射点最近的是      
    路台滑雪作为冬奥公上极具观赏性的项目,右图表示跳台滑雪过程的示意图,其基本技术分为:助滑、起跳、空中飞行、着陆,滑行至终止区.下列描述运动员从助滑到着陆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某跳台滑雪运动员的质量为70千克,滑雪装备的总质量为11千克,跳台滑雪板有两块,每块滑雪板与水平地而的接触面积约为2700厘米2。该运动员站立在水平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少?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教学评价试卷
  • 2. 小科利用水槽、底面积100厘米2的轻质长方体塑料简、滑轮、弹簧测力计,设计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

    小科缓缓拉动弹簧测力计,多次改变塑料简底部浸入水中的深度,观察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

    实验次序

    塑料简底部深度/cm

    测力计拉力/N

    1

    1

    1

    2

    1.4

    3

    2

    2

    第2次实验测力计拉力大小如图所示,其中拉力大小为。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并计算第2次实验塑料筒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通过该实验,小科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教学评价试卷
  • 3.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盛有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一定比乙容器底液体受到的压力大
    B: 甲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一定比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
    C: 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一定比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
    D: 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一定比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初中学科教学质量监测模拟卷(四)
  • 4. 小丽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液体

    深度/厘米

    橡皮膜朝向

    U型管液面高度差/厘米

    1

    5

    朝上

    4.9

    2

    5

    朝下

    4.9

    3

    5

    朝左面

    4.9

    4

    10

    朝左面

    9.7

    5

    15

    朝左面

    14.6

    6

    酒精

    15

    朝左面

    11.8

    7

    盐水

    15

    朝左面

    16.9

    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U型管液面高度差来判断的,这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小丽在检查压强计时发现,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丽却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景。为了能正常完成实验,小丽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实验序号1、2、3探究的目的是
    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初中学科教学质量监测模拟卷(四)
  • 5. 小滨的一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m2 , 请根据下面的压强数值估算:

    压强(帕)

    小滨躺着对床面

    3000

    小滨站在对地面

    15000

    小滨的质量;
    小滨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6. 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选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试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7. 学习了液体的压强后,小科和小红利用图甲所示容器进行了容器内液体对容器侧壁的压强特点的探究。

    小科在容器中装满水,橡皮膜凸出,再将容器按图乙箭头方向,绕容器中轴线OO’在水平桌面上缓慢旋转五圈(水与容器壁一起转动且保持相对静止),发现在整个转动过程中橡皮膜凸出情况一直未变。 小红认为这说明了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各个方向的侧壁均存在压强,但小科却认为无法得到以上结论,他的理由是 。
    小科去掉图乙中最上面的小孔上的橡皮膜,发现水喷射到地面的距离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这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他猜想是因为该小孔附近的液体压强在变小。深入思考后,他们利用打孔器、大可乐瓶、干燥细沙、刻度尺和水等材料,重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a.用打孔器在大可乐瓶 (填 “同一”或“不同”)高度不同位置打3个相同的小孔,用塞子堵住。

    b.如图丙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均匀铺一层干燥细沙,将大可乐瓶加满水放在细沙中央。

    C.拔出瓶上一个小孔的塞子让水喷出,适当时间后用塞子堵住小孔,用刻度尺测量水喷出的最远距离记录为L1。(此步骤中对“适当时间”的要求是看到,使小孔处的液体压强明显减小)

    d.针对另外两个小孔,分别重复步骤c,测量水喷出的最远距离记录为L2和L3

    e.比较L1、L2和L3 , 得到水喷射的距离的远近与小孔附近液体的压强有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 8. 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进行探究。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实验装置经测试可以正常使用。

    如图甲,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将橡皮膜置于空气中,发现U形管内液面已有高度差,可以通过的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调节好压强计,小东同学按照图乙、丙、丁所示进行实验,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小东同学提出若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小,测量时会导致较大误差,下面操作能增大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的操作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亮亮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桌上两只大烧杯,一只盛有纯净水,另一只盛有盐水,盐水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

    他先在甲烧杯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改变橡皮膜在液体中的朝向,观察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相等,这表明
    老师要求他利用压强计判断两杯液体的种类,他思考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和h表示),使h=h , 比较,则深度(填大或小)的是盐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素质考试试卷
  • 10. 同学们在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所用的器材除了一些相关的测量仪器外,还有形状相同的长方体泡沫块和铁块、适当大小的海绵块,如图所示。

    平放

    侧放

    竖放

    铁块

    较浅

    较深

    最深

    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来体现的。
    晓彤利用铁块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现象如表所示,得出的结论是
    把这同一块金属块分别放在海绵和水平桌面上,支持面受到的压强关系是。(选填“相等”、“海绵上的压强大”或“桌面上压强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素质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