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有关。

    【实验检验】为验证假设一,小茗进行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在烧瓶中封入一段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 (内装水银) 。将烧瓶 放入水中,通过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

    步骤一:记录在室温 20 ℃时的压强,并在压强计的左侧标出水银面的高度记为 A;

    步骤二:给水槽中的水加热到 40 ℃ ,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压强计的右侧注入水银,

    直到

    步骤三:将水槽中的水加热到 60 ℃、80 ℃ ,重复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气体的温度/℃

    20

    40

    60

    80

    ……

    气体的压强/Pa

    1.0×105

    1.03×105

    1.07×105

    1. 1×105

    ……

    请你对上表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整个实验过程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⑵通过该实验说明:

    ⑶请你用刚才探究出的结论想一想:

    【生活发现】 ①中的现象应该怎样解决更方便? 并请解释一下,你这样做的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分层知识演练(二)
  • 2. 将相同的两支蜡烛点燃分别放入甲、乙玻璃容器中(如图所示) ,甲容器中蜡烛 很快熄灭,乙容器中蜡烛能持续燃烧,下列对该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甲容器中蜡烛因空气不足而熄灭
    B: 乙容器中烛焰会向左侧飘动
    C: 乙容器中内外形成对流,使内部空气得到补充
    D: 乙容器中空气从下孔流入,上孔流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分层知识演练(二)
  • 3. 如图一所示,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 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对流层气温,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从而出现了复杂多变的云、雨、雪等天 气现象。
    夏季,近海地区海陆风的风向通常昼夜交替变化,如图二所示,(选填“甲” 或“乙”) 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分层知识演练(二)
  • 4. 下列实验现象均与大气压有关系,其中与其他三个原理不一致的是 (   )

    A: 用力吸气,杯中饮料通过吸管进入口中
    B: 对着漏斗嘴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C: 对着杯口空隙快速吹气,乒乓球从一个杯子滚向另一个杯子
    D: 用玻璃管对着另一根玻璃管的上端吹气,烧杯中的水沿着玻璃管上升并向外喷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分层知识演练(二)
  • 5. 下列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课本中的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 在如图位置加热,对流管内液体会沿逆时针方向循环流动
    B: 当用注射器从烧瓶向外抽气时,正在沸腾的液体停止沸腾
    C: 通过纸飞机实验,可知风向是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
    D: 用针筒将玻璃球内的水抽出时,玻璃球做上浮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分层知识演练(二)
  • 6. 如图甲所示,饮料从吸管上升到嘴里,是因为空气中存在;如图乙所示,对吸管A吹气,管B中的水会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7.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 吸饮料
    B: 拔火罐
    C: 高压锅煮饭
    D: 吸盘紧贴在墙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8. 利用传感器做“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装置中A、B、C三节直径不同的塑料管连接在一起,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

    将气体压强传感器探头分别插入三节管中,传感器与电脑相连,打开吹风机吹气时,电脑屏幕如图乙所示,已知①②③三条图线分别对应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线①反映的是装置(填“A”“B”或“C”)塑料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决某地下商城“工”字形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技术员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如图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是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填字母序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南马镇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 9. 小丽要外出旅游,为防止阳台上的盆栽植物缺水,想制作一个自动浇花装置。她在瓶底与瓶盖上各开一个小孔,瓶内装水(如图甲)。发现水从瓶盖小孔快速流出,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呢?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研究】只在瓶盖上开一个小孔,装入的水,留下的空气,瓶子倒放(如图乙)。在20 ℃的恒温室内,用40 ℃的湿毛巾包裹在瓶子有气体部位,观察记录1小时内发生的现象。

    【实验记录】开始时小孔只滴水(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停止滴水,没有气泡进入;然后小孔只进气泡、不滴水(如图丁)﹔最后既不滴水也不进气泡。测出有关科学量,并绘制成图(如图戊)。换用25 ℃、30 ℃、35 ℃、45℃的湿毛巾重复实验,均产生类似现象。

    【实验分析】

    瓶子倒置后,瓶内液体对瓶盖存在
    瓶子内气体吸收毛巾上的热量后温度会升高,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至室温。结合装置滴水的原理以及戊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A,B,C,D四点,其中点瓶内气体温度最高。
    【实验预测】若用低于环境温度的湿毛巾包在瓶子外部,1小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践应用】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终于制成了一个自动浇花装置。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分析,该装置一天中供水的情况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南马镇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 10. 为了估测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小明的小组用两个圆形塑料挂钩的吸盘及大量程的测力计,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你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
    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计算出面积;

    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p=。(用相应字母符号表示)若吸盘内的空气没能完全排出,则测得的大气压的值比实际值要。(选填“大”或“小”)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